【而选择向他们开刀,那么在本就支持不多的情况下陷入更深的泥潭之中。】
【在她看来,现在的大晟王朝已经是无药可救。】
这个情况,宁王分析来看,这是比苏为英接手的大晟王朝要烂无数倍,晋王的确是胡作非为了一通,但其实阴差阳错之下,晋王也是做了一些事情的。
当时的大晟王朝,只是内政上彻底崩盘,民生凋敝,一时疏忽,可能就要崩盘,但苏为英的调整做得好,用了十年的时间富民,彻彻底底地翻了回来。
这次天崩地裂的局面,宁王就算亲眼看过苏为英的履历,从心态上来讲,宁王认为苏为英不是没有扭转局势的能力,但即便是扭转局势,那对苏为英而言,也是很棘手的一局。
搞不好要被晋王玩夭折。
毕竟年纪太小了,苏为英就是现在出生了,他也需要一个成长期啊,几岁就能上战场,那不可能。
晋王怎么将整个孩子养大,怎么不把孩子培养歪了,都是一个问题。
所以,宁王想押宝在陆成安的身上。
汉王分了两头下注,一头是中央朝廷的继任者秦王,一头是南下开辟的燕王。
宁王打探消息下来,已经知道晋王是跑去和陆成安平叛去了,也就是说外走的晋王,成为了这一次乱世之中的第三条线。
而陆成安辞官,显然是受到了这次农民起义的刺激,那么他陆成安就是第四条线。
作为曾经拜师在陆成安下,聆听陆成安教诲的宁王,她太了解陆成安了。
这个人是不是忠臣。
宁王心里是肯定的。
但这个人,忠的不一定是大晟王朝。
如果大晟王朝做到了仁德爱民,政治清明,陆成安就是大晟王朝无可挑剔的帝国双璧。
倘若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以陆成安一身正气的那个词条,是断然让他做不到跟着大晟王朝一起继续迫害百姓。
辞官隐居是陆成安最有可能做的事情。
陆成安和官府分道扬镳,兴许就是看穿了这一点,办不到向无辜的平民抬起屠刀的事情。
宁王心心念念,想要让陆成安当一次皇帝的破局点便就在于此。
而且,宁王考虑得很清楚,要是让陆成安做上皇帝这个位置,她这次无论如何都得去帮陆成安。
宁王必须得给陆成安站台。
因为谋逆是死罪,无论是什么理由,为了什么。
它都是死罪。
汉王为什么只能死。
理由就是汉王带着人清君侧,形同谋逆,父皇和汉王之前一定要死一个。
汉王不杀父皇的话,跟着汉王清君侧的人都没有这个安全感,怕父皇秋后算账。
这个死局,汉王只能让自己死。
同样,这次模拟推演,无论陆成安用的什么理由起事了,那都是推翻了大晟王朝的统治,哪怕本身就是大晟王朝出现了问题。
宁王想让自己成为这么一个始作俑者,这个反,不是陆成安造的,是她宁王带头造的反。
只不过最终被推上去坐江山的人是陆成安。
这才是宁王深思熟虑后的想法。
【你和陆成安详谈天下大事,以当下的局势而忧虑,你欣赏对方的才识,决定带着自己的嫁妆和属臣加入了陆成安的阵营。】
宁王对自己的基础打得很好。
她知道宣平、程和这两个人追求的是什么,宣平追求的是盛世之中的国泰民安,程和要的是吏治清明,百姓可以得到公正、不被压迫的世道。
宁王和陆成安学的东西,轻而易举就拿大道理说服了这两个人。
而李徽年纪太小,世道又乱,宁王直接是用银子向李徽的父母买下了他。
这点让宁王可悲的同时又感到深深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