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李士祯在广东巡抚任上,并没有要跟长子互为倚靠的意思,相反还有打压之意,使其在知府任上十年不得升转。
陶淑人当时两子年幼,丧夫后就带了儿子,投奔到文氏母子处,后来就给李煦出了“献美”的主意。
李煦也因此从外放知府重新回到内务府,回京任畅春园总管,而后又外放为苏州织造。
陶氏叹了口气,道:“旭东,明日是万寿节……”
旭东是李煦的字。
李煦玲珑心肠,立时明白过来。
现下已经是康熙三十八年,皇上比他还年长一岁,已经四十六岁。
“婶娘不看好太子?”
李煦迟疑了一下,问道。
陶氏道:“都说‘皇家重长子,百姓爱幺儿’,我倒是觉得,有时候正好相反……谁都晓得索额图是‘太子党’的支柱,皇上但凡还体谅东宫,就不会将索额图处死。”
老太太即便早年身份不高,可是也是经历三朝。
八旗内斗,真正掉脑袋的时候少。
尤其是自上而下的清洗。
李煦想了想,还是摇头道:“现下操之过急,如今‘押宝’还太早些。”
陶氏带了从容,澹澹的说道:“那是顺带着,主要是王贵人有一个娘家就行了……”
要是王家人表现的本本分分的,上下满意,那骨肉之情在,到底比他们跟王贵人关系更亲近一些。
只有让王家人露了粗鄙,皇上不喜,王贵人也不愿亲近,才会继续依靠李家。
这些年,李家作为王贵人的“娘家人”,每年上千两的银子敬到宫中。
十几年下来,都能打个银人出来。
如今眼见着王氏生的皇子已经站住,也得了贵人封号,等到两位阿哥大了,资历上去了,就是一个嫔位。
“守好王贵人的两个皇子,占了‘舅舅’的名分,李家就可以保两代富贵!”
陶氏带了认真道。
李煦脸上带了羞愧,道:“是侄儿想的少了,让婶娘跟着费心。”
为了李家上下,确实是不能让王家人出头。
李煦之前没有将王家人放在眼中,觉得就是市井百姓,就算王贵人顾念亲恩,乐意亲近,也提不起来,无法替代自己的位置。
可是还有下一代。
他长子年幼,如今在十五阿哥身边做哈哈珠子。
两人虽是主仆,却有个“表哥”身份在,往后只要不出纰漏,一个侍卫前程跑不了。
要是王家人跟着圣驾进京,取而代之,往后就不好说了。
不过李煦也有些好奇,道:“婶娘,这回圣驾南巡,带了七位皇子,加上两位‘接驾’的,就是九位……”
李煦都见了,陶氏却是一个也没有见到。
不过除了十阿哥之外,其他阿哥都是内务府包衣妃嫔所出,私下里也被关注着。
陶氏沉吟片刻,就道:“皇上去年分封皇子,一拨是六个,往后下头的就算长成,跟前头的也差着资历,总不能尊出六个兄王!”
这话中之意,东宫要是不稳,后续人选是在六人之中。
李煦之所以听这位婶娘的意见,就是因为陶氏出身书香门第,祖上是书香人家,不像寻常妇人那样见识就在宅门里。
李月桂的祖父,是明末的中卫指挥使,跟着心腹幕僚一起被俘,入了包衣。
他那个幕僚就是陶氏的祖父,两家都是汉人,还有渊源,世代联姻,互为倚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