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安的眼圈儿也一直都是红红的。
我们真舍不得那群年轻人。
我是个坏人。我当时在心里这样对自己说。
从北京回来,刚下飞机,我们又马不停蹄地投入了《最小说》的制作。因为这期额外的别册,因为这72小时的超出常态的复杂,所以,11月刊的制作成为了最大的挑战。
静安紫苑的保安一直在抱怨:我们是唯一一个天天加班过半夜,每天都要三更半夜砸门而出的公司。
到了后面几天,半夜写字楼的大门开始锁了。
不过没关系,我们这群习惯加班的人已经能够摸索着从地下室车库走出大楼了。
而当我们完成了这一期杂志之后,我们就告别了这个地方。
因为,我们搬新家了。
11月
19日搬迁至上海国际设计中心
搬家了。
一家子二十几个人,一起打包装车,一起搬到了上海国际设计中心。大大小小的黄色纸盒堆满了静安的办公室。这边以后就留作漫画部。因为,《最漫画》也正式创刊了。大家一起打闹着,互相打包分装行李,虽然办公室里都是笑声,但是我其实听得出来,彼此心里都有一种淡淡的不舍。这种不舍,就像是对习惯了的床单,习惯了的手机,习惯了的街角面包店一样,是一种怀旧的难以忘怀。
两年前,当我们从海上海的第一间公司写字楼搬出来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还只有7个人,一转眼,我们就变成了这么大的一家子。当年我们搬走的时候,大家还一起留了个合影。
而这一次,大家一边打闹着,一边就离开了。
因为我们知道,我们还会经常回来。《最小说》和《最漫画》,永远都是一家人。
新办公室墙壁上都是高大的书架,我们按照出版顺序把《最小说》《最漫画》和所有作者出的书一本一本陈列了进去,只占了其中一部分。还剩下很多很多的空白书架——这多像两年前我们刚刚搬进静安时的样子。
我相信,我们会一起再一次把它们填满。
当新公司最后一盏水晶灯挂上去之后,我们点亮了办公室。
炫目的光芒里,每个人的目光都闪烁着。
我心里有一个声音在小声但是认真地说:“就是这里了,未来的日子,拜托了!”
12月
31日外滩2号年会
定下了外滩二号华尔道夫作为年会现场,就没有退路地把我们年会的规格搞到了史无前例的高。这个号称目前全上海最奢华的酒店,里面的楼梯都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12月31日晚上,我们将在这里一起跨年,度过2010年的最后四个小时。
这是我们的第二个年会了。距离上一个年会,马上又是一年的时间。
我们也从去年穿着小裙子小衬衣的年轻人,变成了今天都穿着定制礼服的年轻才俊,哈哈。特别是阿亮和痕痕,她们在试穿着礼服让裁缝修改的时候,我偷偷地瞄了几眼,她们穿着拖地长礼服的样子,简直美极了。
全最世的同事、作者,还有长江文艺出版社的同事们,一百多个人,从出行到造型都列入了计划。在写下这篇长长的回忆的同时,我们还在继续完善着这份年会计划。
我们要一起举杯欢庆又一个新年的来临,把这份祝福传递给每一位陪伴我们一路走来的亲爱的读者。
我们要再一次唱起那首《我只在乎你》,把这首歌唱给每一个坚定支持我们的你,最值得我们付出的你。
请和我一起。
永远一起。
因为我们是,最好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