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平军撤走之后,曾国藩虚惊一场,当场瘫坐在地,久久不能释怀。
后来鲍超带领大军,赶到了祁门,见到曾国藩的一瞬间,鲍超痛哭流涕,当即下地跪拜:
“”让曾帅受惊了。。。。。。。。“”
“”让曾帅受惊了。。。。。。。。。“”
曾国藩当时眼泪也不争气的流了出来,两人顿时相拥而泣。
。。。。。。。。。。。
两人商量之后,决定找一处安全的地方作为指挥所。
可分析了半天,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缺陷,都容易受到太平军的袭击。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在船上设立指挥所,太平长毛就没有办法。
毕竟当时长江可是湘军水师的天下。
最后曾国藩在鲍超的护送下,乘坐战船驶入长江。
曾国藩在战船上设立指挥所,继续指挥安庆的攻坚战。
鲍超也随后带兵赶往安庆战场,协助多隆阿,曾国荃攻打安庆。。
。。。。。。。。。
十多万人的太平军这次没有对曾国藩产生致命的威胁,其实不光是左宗棠突发神力,也不是鲍超拼死防守。
其实,还有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太平天国各个将领之间战略目标不一致,当然说好听点叫做“”战略目标不一致“”。
说难听一点就是各有各的小心思。
首先说忠王李秀成
忠王李秀成他自认为他的大本营在苏南苏州,浙江一带,所以对于带兵赶往遥远的武昌,他是极其不上心的。
用李秀成心里的那句话来说:
“”安庆又不是我的地盘,我能帮忙我就帮,我帮不了忙,谁也别怪我“”
所以李秀成能答应与陈玉成去攻打武昌,围魏救赵,其实内心的小心思是:
“”我带领大军名义上去攻打武昌,实际上可以在江西,安徽,湖北,甚至河南招兵买马,扩充军队,壮大自己的实力“”
这样说出去又好听,自己又得了利,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李秀成对于围攻祁门,只出了三分力,保留了七分实力。
这就解释了李秀成将近五万人的队伍与鲍超的六千人对攻,双方对攻一个月,李秀成依然没有取得大胜的原因。
。。。。。。。。。。
第二个原因,就是英王陈玉成。
英王陈玉成一心只想解救安庆,对于后方的围攻祁门之战,他连正眼瞧都没瞧一眼。
当英王陈玉成得知:李秀成,李世贤,黄文金,杨辅清,刘官方等人正在围攻祁门的时候,他气得破口大骂:
“”这些王八蛋,一个小小的祁门有什么好打的?“”
“”这是不是在给我故意拖延时间?“”
。。。。。。。。。。。。
所以英王陈玉成当时没有带兵赶往安徽祁门,他反而带兵去攻安庆了。
这里大家是不是有个小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