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打量了下那边一摞摞等待抄写的书,好奇的问道:“你总共弄到了多少本书?”
“大概十几万册吧,不过其中有一半都是孔家提供的,南孔那边的藏书也被我借过来抄写了。”
说实在的,本来朱雄英这个图书馆早就想要开起来了,但是山东将孔家给抄了直接收获了大量的藏书。
要知道孔家可是从春秋战国时代就流传下来了,虽然也经过一些战乱摧残,但是凭借孔圣人的超然地位,还有一向是以诗书传家自居。
家中藏书万卷可不是说说而已,而且上面还有许多名家的注释,朱雄英直接一波肥。当即决定延缓图书馆的开业,召集了大量的人手,抄写藏书。
“十几万册书?你这是花了多少银子?”朱标震惊了,要知道皇家的藏书有近万册之巨已经是耗费心思的结果了,其中还有一大部分是从元宝库里面搜刮出来的。
“大概百万两银子吧,普罗大众的书籍大概三万多册,都是一些地方上的区域性流行的书籍,其中耗费最大的是一些私人藏书,还有名贵孤本。”
百万两!老朱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百万两买书,老朱觉得自己的孙子真的是败家!
但是却没有觉得不对,这个生产力落后的年代,这里的书大多都是人工手抄,而且大多数藏书,一般人是不愿意拿出来的,这就需要大量的金钱开道。
以往盛世的朝代想要修书,也是要花费大量的金钱,而且需要聘请大量的学子来做这件事情。
所以只有盛世才能修典这是一个普遍的共识,就像是后世的永乐大典,就是朱棣为了彰显自己的盛世而主持修建的。
要不是有郑和下西洋提供的大量的资金,相信朱棣也达不到如此的高度。不说其他,几次大规模的远征漠北,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为何到了三楼四楼就有人员专门管理了?还拦住上来的学子?”朱标在一旁奇怪的问道。
“三楼四楼里面存放的图书,都是市面上难得一见的图书,这也是孙儿花费大价钱收上来的。想要到这里面看书,就要拿相应的书籍来换,或者如果是朝廷的官员也可以。拥有功名的士子也可以。”
“当然这里面六楼收藏的乃是最为珍贵的藏书,若是没有相应的图书交换,恐怕只有一品大员才能进来阅读。”
“哈哈!好主意!这样你这图书馆的藏书就不断增多了,一本书换你这图书馆了这么多书,倒是很值得!”老朱表示赞赏。
“不过你费这么大的心思,就是为了给这些读书人一个看书的地方?”
“对啊!皇爷爷这读书人,可是最重脸面的,这里这么多藏书,大家都看过了,就他没看过,岂不就显得自己学识不够了?”
“所以必定会有大批的学子,流连在图书馆中。而他们这些人的消费能力则是很高的。”朱雄英笑嘻嘻的讲道。
这群学子就像是大学生们,一般都是从外地远道而来,在京城参加科举。衣食住行几乎全都要花费金银。
这是一股多么强大的购买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