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这殷破邪也多了个心眼,把关键的地方,都用春秋笔法一笔带过。
毕竟是老夫老妻了,一听帝辛受伤,姜皇后也不待细问,连忙摆驾寿仙宫前来探望。
看到帝辛的那恐怖的伤势,姜皇后确实吓了一大跳,定了定神,姜皇后连忙上前请安,然后又是闻言抚慰、又是婉转询问。
奈何,此番帝辛已然神思不属、呆呆傻傻,任由姜皇后百般闻讯,却始终不得要领。
无奈之下,姜皇后只得转头又把那些内侍、侍卫都招来一一盘问,可这些人也都稀里糊涂、不明所以,自然说不清是怎么回事儿。
最后,还是那御前侍卫统领殷破邪提醒,言道,陛下如此情形,怕是难以理政,这事儿该怎么处理,还轻娘娘训示。
进入奴隶社会以来,女子的社会地位日益低下,大抵已然沦为男性的附庸,尤其这皇家之事,素来牵扯颇多。
因而,这姜皇后虽然贵为皇后,却也不敢轻言国事。
而此时,姜皇后的长子,太子子郊(姓子,名郊)还没满十岁,自是没法理政。
无奈之下,姜皇后只得招来托孤老臣首相商容和那镇国武成王黄飞虎二人,向二人言明了情况后,将一应的军国大事,暂且交予这二位处理。
虽然不知道帝辛为啥就受伤变傻了,可此时,这黄飞虎与商容,对于商朝,那可是忠心耿耿、绝无二心的,听闻姜皇后把军政大事交托给自己二人,连忙拍着胸脯向姜皇后表达自己的忠心,并保证,一定把大商朝治理得井井有条、蒸蒸日上,早日实现商王朝的伟大复兴云云。
还真别说,这商容和黄飞虎二人,一文一武,配和默契,加之没有帝辛出来捣乱,二人处理国事之时,便少了几分束缚,半年之内,便已经把商王朝治理得有声有色。
另一厢,那帝辛在众太医的调理之下,一身的伤势,也已经康复了大半。当然了,许多地方,由于伤势过重,痊愈是没有可能的了。
在姜皇后的细心抚慰之下,帝辛的精神状况也大有好转,虽然,似乎依旧有着很大的心理障碍,不过,偶尔已经能够开口,与姜皇后做一些简单的交流。
而在服侍帝辛的这段时间里,姜皇后也知道了帝辛受伤的真实情况,也明白了帝辛的心结之所在。
虽然自家夫君貌似不能人道了,可姜皇后毕竟是知书达礼之辈,加之本性良善,性格温婉,却也没有因此而对帝辛有丝毫的怠慢,反而更是体贴有加。
有了姜皇后的耐心照料,帝辛终于渐渐走出了心理阴影,再过数月,便已经能够着手处理一些简单的政务了。
所谓,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被断去是非根后,帝辛也就彻底绝了做昏君御女三千的念想,当真做到太上忘情、无欲无求。
没了乱七八糟的想法,加之帝辛奔也是个允文允武的人物,于是,自从渐渐康复之后,帝辛处理起朝政来,却也是兢兢业业、一丝不苟。
加之又有一众文臣武将辅佐,当真是政事清明、兵强马壮,一时之间商王朝的气象,又是为之一新。
就连那些原本就已经蠢蠢欲动的各方诸侯,还有哪些一元神教的神棍们,也都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夹起尾巴做顺民,唯恐一个不慎,造反的阴谋被帝辛知晓,发兵来攻打自己。
实际上如今的商朝,经历数代的积累,四方诸侯已然极为强大,随便哪两家诸侯联合起来,都有与商朝抗衡的实力。
奈何,四方诸侯,共计八百镇,这人一多了,自然也就很难心齐了。
不说那八百小诸侯,但只这四方诸侯的四位首领,也是心思各异的。
东伯侯姜桓楚是姜皇后的父亲、帝辛的老丈人,目前看来,还没有造反的心思;南伯侯鄂崇禹,是个老实人,也算忠义,至今也没有造反的迹象;北伯侯崇侯虎,残暴贪婪,只知道收刮民脂民膏,即便有心造反,多半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真正铁了心要造反的,只有那与商王朝有着杀父之仇的西伯侯姬昌。
提起西伯侯,早在姬昌的父亲前任西伯侯季厉之时,便素有反意。只不过,当时的商朝皇帝文丁,也就是帝辛的祖父,发觉得早,并先发制人,干掉了季厉。
而后帝乙,也就是帝辛的父亲,又把表妹太姒嫁给了姬昌,借和亲安抚姬昌。加上,姬昌也知道,自己的实力,尚不足以抗衡商朝,贸然造反只有败亡一途,因而,这西伯侯一直都隐忍未发。
尽管西伯侯还没造反,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部落,都似西伯侯这般善于隐忍的。
这不,帝辛八年,四月,也就是闻太师出征北海刚刚满一年多一点的时候,又有一路小诸侯揭竿而起,同时,也正式拉开了天下大乱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