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等常笙画一出来,宁韶明就注意到她给自己化了妆,还带了个平光的眼镜,看起来温和了很多,不熟的人恐怕都认不出来了。
宁韶明有点不解,“你这是……?”
常笙画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无奈地耸肩道:“职业习惯。”
宁韶明想了想You-Know-Who那群作风总是神神秘秘的成员,顿时就表示可以理解了。
刚才混在人群里,常笙画的存在感总是刻意保持薄弱,自然不怎么惹眼,需要上台的时候那就真的是万众瞩目了,常笙画觉得有必要遮掩一下也是正常的。
You-Know-Who的人可没有出风头的习惯。
常笙画很快就去后台做准备了,宁韶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眼巴巴地等着常笙画的演讲。
他座位旁边的中年男人见状,笑着问道:“你家那位上台啊?”
宁韶明颇有几分自豪地挺了挺胸膛,“对啊,待会儿那场都是她来讲的。”
中年男人想了想刚才见过的常笙画的形容气度,便夸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小伙子你真有眼光。”
宁韶明不由得微笑,“没,是我有福气。”
中年男人一愣,然后就笑了。
等到四点整,下午的第二场项目报告会开始了。
常笙画打开电脑上的PPT,拿着话筒站在讲台上,镇定而从容,淡淡笑道:“各位领导、老师们下午好……”
宁韶明忍住了拿出手机来偷拍的冲动,眼也不眨地看着常笙画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
她的言辞之中自信而沉稳,有力而不张扬,听得座下的同行们都频频点头,掌声连连。
常笙画偶尔还会看向宁韶明,无论多少人在关注着她,她最专注的目光仍然落在了宁韶明身上,盯着他的反应,仿佛是需要得到他的肯定。
不少人都留意到了这一点,忍不住笑了,他们不知情,还以为宁韶明也是内行人,常笙画是在希望得到他的赞扬。
只有宁韶明自己心里明白,常笙画是在告诉他——没关系,我发挥得不错,你不用担心。
宁韶明的心被常笙画的举动弄得滚烫一片,忍不住直勾勾地看着她,眼睛都不怎么舍得眨。
足足一个多小时的报告,宁韶明就这么目不转睛地盯着常笙画,她的发言深入浅出,举例分明,就算是外行的他也能听得懂大半,甚至觉得很有道理,就更不用说是其他同行的人了。
宁韶明旁边的中年男人见他听得这么认真,不由自主得笑了笑,心道年轻真好。
常笙画掐着时间点结束了她的项目成果汇报,然后留出时间来给大家提问和质疑的时间。
这种项目成果都是要经得起推敲才行的,所以适当的质疑反而是一种验证成果的必经之路。
常笙画这次提交的心理研究项目比较大胆,用的理论和数据也打破了国内比较传统的思路,不少人都提出他们的异议,常笙画面对这样的提问并不生气,有理有据地说服他们。
很多老教授也对常笙画用的思路很感兴趣,和她相互论证起来,一场汇报会拖延到了快六点钟,意犹未尽的众人这才舍得放过常笙画。
宁韶明看了一番大礼堂内热烈的气氛,心里就知道常笙画这次汇报绝对是稳稳的了,鼓掌鼓得掌心都发红了。
哪怕是主持人说今天的报告会已经结束,大家可以离开了,但还是有不少人围到了常笙画那边,跟她继续进行学术讨论。
一群老头老太太聚在里头,把常笙画给围住了,宁韶明挤不进去,只能远远地看着。
常笙画隔着人群对他露出一个歉意的表情,示意他先找个地方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