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努力克制住内心的惊喜,尽量让自己冷静下来。
虽然见过诸多世面,但当他第一次踏入大殿时,仍然能感受到这与众不同的氛围。
和吕布等人时常出入这里的情况不同,对李文而言,这确实是他的首次进入秦帝国权力的核心!
内心的激动取代了一开始的谨小慎微和不安。
大殿中的李斯注意到李文身上的气质与以往的那人有所不同,但这或许是因为夷陵老祖的特别安排。
换人之说虽有此可能,但现在是否该他们多加议论?
此时,更紧迫的是如何把外敌阻挡于国门之外,确保大秦帝国远离战火纷扰,百姓安居乐业,这才是他们的首要任务。
想起上次在朝堂上因长公子嬴长夜体弱且不擅兵法引发的争论,不禁思考嫡长子的地位是不是仅因这些理由就要被剥夺资格?
自古以来,长子应为储君,更何况嬴长夜身为嫡长公子,理所应当拥有继承资格。
李斯无奈叹了一口气,知道自己的失策。
有些不好意思地转向扶苏的方向。
他曾为了权位和未来,在扶苏继位问题上多有奔波。
细想下来,那些举动不过是为保住自己家族的尊严与荣誉,然而他也明白新帝即位之际,必然要对开国功臣施以重压。
更何况他自己曾是扶苏的老师,从小看护着这个孩子的成长,对他品格有绝对的信心,要不然也不会如此支持。
想到这里又多层感慨,如果长公子毫无能力,纵然皇帝再宠爱愧疚,也不敢让其成为太子……
好的,我会重新表达这篇文字的内容,但保持原意不变且保留人名:
---
就算王翦这老前辈几番往来也没占上位,现在倒是让王家占了个大便宜……
唉……
“李文,拜见陛下。”
“免礼。”
“谢陛下。”
李文深知此地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来到这里前,吕布已经将所有事宜交代清楚。
他的目的便是要搅乱朝纲,同时以新的身份留在这里成为公子耳目,任何动向都要第一时间通知给公子。
嬴政凝视着李文,虽有疑惑,但他觉得这个人才是真正的李文,和之前的吕布不同。
压抑住心头的疑虑,他抬眼看向李文,脸色凝重地说道:“李文,我听说你颇有才华,后来又去了夷陵城效忠。”
“在夷陵城下效忠,由此可见你倒是有几分真本事。”
“你也曾与前六国韩惊公子同门?”
“正是。”
李文丝毫不感到意外。
这个身份是他和公子商量后的选择,有了这种背景更容易施展手脚。
不过,大部分这些背景都是虚构的,只是为了让日后的行动更加顺利。
嬴政心知肚明,此人必须留在朝堂中——这是答应老祖宗的事,不论发生什么状况,此人务必留下。
若不然以后遇到麻烦可难办。
嬴政微微点头说:“我们秦国一向重视人才,欢迎天下贤能之人来投,想必先生也怀此意愿?”
“听说您曾经是公子府上的门客,并且跟我儿有些交集,应该也是熟悉的吧?”
“若愿与秦国结缘,我们将给予不菲报酬。”
“这样的贤才如果在我秦国度日,不误其职责,无人知晓过往又有几分关联,先前所言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