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自降国格,向平虏侯府称臣,皇太子福临送入平虏侯府为质。
整个京城,
最先得到消息的便是田弘遇了。
飞鸽传书,到底是比八百里加急要快的。
在获知这一消息后,
田弘遇坐在书房里,坐了一宿。
他把儿时遭受的苦难,到入京为官,再到投效平虏侯,几乎这一辈子的经历,都在脑子里过了一遍。
不得不说,
与投效平虏侯相比,他以前的人生,可以说是起起伏伏,浑浑噩噩。
早上,
田弘遇把辽东的军情派人送到兵部尚书陈新甲和司礼监王德化的府上。
两人在看到田弘遇送来的信儿以后,
连马车都不坐了,直接策马往田府赶,生怕来晚了。
厅堂内,
陈新甲和王德化正襟危坐,极力抑制住脸上的激动和复杂,望向首座上的田弘遇。
两人并没有去问这辽东的消息是否保真,毕竟这么大的事儿,可不敢拿来开玩笑。
“不瞒两位大人,”
田弘遇双眼失神道:“我在得道消息以后,在书房里坐了一宿,直到现在,还觉得有些不太真实。”
陈新甲颔首:“自万历四十六年四月的抚顺之战,努尔哈赤首次伐明,至今二十五年了,
二十五年啊,
这场仗打了整整二十五年啊,终于结束了。”
田弘遇和王德化同时点了点头。
陈新甲又加了一句:
“平虏侯,这个国之柱石,当之无愧!”
田弘遇点点头。
王德化赶紧附和道:“平虏侯爷为大明立下了不世之功,我看,朝廷上的那些周党温党的官员还有什么好说的!”
自东林党被整治后,
朝堂上的党派之争愈演愈烈。
主要就是以周延儒为首的江南党,还有吴甡为首的江北党,斗争尤为激烈。
像陈新甲和王德化这样的官员,要么独善其身,要么自成一党。
自从平虏侯就藩辽东以后,皇太极等清军主力北撤,陈新甲和王德化在朝中的地位,也逐渐边缘化。
若不是与田弘遇走得近,还不知道会被江南党和江北党的官员排挤到何种地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