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1年,28岁时的梵·高成了一个世界上最孤独的人。也就是这时,他开始画画了,他画了一张又一张比利时矿工的素描。他基本上不懂绘画的技法,当然也没有人来买他画的画。
1886年2月,梵·高前往巴黎与弟弟提奥同住。提奥在当时已是小有名气的画商了,他十分推崇印象派和新印象派、后印象派画家。在弟弟的介绍下,梵·高结识了高更、贝尔纳、劳特累克、毕沙罗、修拉等画家。这一时期的梵·高深受印象派绘画的影响,画面变得明亮清新,并运用了如点彩法等的一些印象派技法。同时,他也开始了著名的自画像的创作。
1888年初,35岁的梵·高厌倦了巴黎的城市生活,来到法国南部小城阿尔寻找他向往的灿烂的阳光和无垠的农田,他租下了“黄房子”,准备建立“画家之家”。他的创作也进入了巅峰。《向日葵》、《夜间咖啡座——室外》、《夜间咖啡座一室内》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但他依然只能靠弟弟提奥的资助生活。
在绘画这一职业追求中,如果得不到别人的赞许和认同是很难支撑下去的,但是他得到更多的是打击,在梵·高最艰苦的阶段,他每个月的最后几天都躺在床上,以此来化解饥饿的威胁,我们可以想象这种生命的历程是多么让人心酸。
当时,上流社会的绅士们需要的是一些精致的小肖像画,或者是完美的风景画。他们喜欢忧伤的油画。
一次,一位上流社会的少妇看到梵·高的油画,很轻蔑地说:“我很高兴把这种东西称作艺术。”面对莫名其妙的嘲讽,梵·高从没有消沉过,他不会放弃自己的艺术追求。
37岁时,梵·高画出了圣莱米痛苦的疯子。
然而,梵·高的画在当时却无法得到上流社会和收藏家的青睐,他的画作在那些人眼中就像废纸一样一文不值。一次一次的失败和打击,梵·高渐渐变得孤独起来。他觉得自己是一个真正的失败者,他开始颓废、失望甚至绝望了。他疲惫了、厌倦了,再也没有勇气面对生活给他的所有折磨和苦难,他决定离开这个嘲弄他的可悲的世界。于是,梵·高用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梵·高自杀后,在他身上发现了一封信,信中写到:“说到我的事业,我为它豁出了我的生命,因为它,我的理智已近乎崩溃”。
1914年,梵·高书信集出版,梵·高的一生渐渐被全世界的人所知。
1934年,《渴望生活——梵·高传》出版,梵·高的故事感动着全世界的人。
今天,梵·高已成为举世闻名的艺术大师。
可惜他自己已经无法得知了。
生命的逝去其实并不足以让人变得崇高,它只能给活着的人以痛苦或者惋惜。生活无论是幸运还是不幸,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乐于看到它,因为这是生活的真实体现,是自己存在的一种体验,是生的证明。生命是不堪追问的,我们也无法预言每一个下一刻会得到什么,因为每个人都知道,我们只不过在探索生命的意义,释放我们自己的能量。
经历了那么多磨砺,梵·高的作品就是他的肉体和灵魂,为了它,他甘愿冒失去生命和理智的危险。但是,他还是没有真正认识自己的存在价值,认为自己始终就是一个失败者,对自己缺乏信心,经历了太久的跋涉,无法继续承受失败的打击,决然离去。如果能够肯定自己的存在意义,他能对自己有个正确的认识和判断,再坚韧一些,那么他自己的世界就会更精彩,也会给整个世界带来更多的惊喜。
不抱怨的智慧:
只要我们能够真正认识自己,并且有改变自己的勇气,就像一艘即将抵达彼岸的船舶,挫折是船舶的压舱之物,在狂风暴雨中加大前进的马力,厄运也会助成功一臂之力的,那样就会乘风破浪,最终成功地抵达彼岸。
6。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辞典里最重要的三个词,就是意志、工作、等待。我将要在这三块基石上,建立我成功的金字塔。”这出自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曾的名言。
想要成功,就必须像巴斯德一样,充满积极进取的态度。
有一种人身上会散发一股自然的活力,那是生命的隐性元素,更是我们无法预料的生命潜能。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就是开启它的唯一方法。
贝尔·艾伦是美国联合保险公司业务部的和职员,成为公司的王牌推销员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
有一次,在他读到一篇名叫《化不满为灵感》的文章时,他感到他非常振奋,文章的作者教导了读者如何利用积极的态度,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艾伦在心中仔细地反复阅读,并默念,或许有一天可以将这个观念灵活运用在工作中。
艾伦一心想实验一下这个观念,正好那一年的冬天,艾伦在工作上遭遇了困难,正巧让他有了试验这个观念的机会。
艾伦在寒风刺骨的冬天里,他正在威斯康辛市区里沿街拜访,不幸的是,运气不好的他,全都吃了闭门羹。这天晚上回到家后,心情烦闷的艾伦,用餐时间什么东西也吃不下,烦恼地翻看着手上的报纸。
一个突来的念头忽然间闪过他的脑际,他想起了《化不满为灵感》的文章,于是兴冲冲地将剪报找了出来,仔细地重温其中的要决,“明天我一定要试一试!”他这样告诫自己。
到了第二天,他到公司向其他同事报告昨天的情况。当他报告时,其他与他遭遇相同的同事,个个都表现出垂头丧气的样子,只有艾伦精神饱满地说明昨日进度。
艾伦最后做了这么一个结语:“放心好了,今天我还要再去拜访昨天那些客户,今天的业绩我一定会超越你们!”
不知道是幸运之神听见了他的呼唤,还是文章里的秘诀真的有效,艾伦真的实现了他的诺言。他又来到昨天到过的那个地区,再度拜访了每一位客户,结果,他一共签下了66份新的意外保险单。
是积极的态度,让贝尔·艾伦为自己创造了辉煌的记录,更让他重新燃起了自信心。
很多成功者常说:“采取积极的行动,才能化危机为转机。拥有积极的心态,才能看准机会点。”这是许多成功者从受挫中学得的重要技巧。
一个生活态度积极的人,内心必定充满活力,即使是突然下起的暴雨,他也认为是上天赐予的甘霖;再大的困难他都不以为意,因为事情再麻烦,他也会笑着说“没关系,小事一件”。
任何问题都包含着创造辉煌的机会,都会有积极的一面。
在工作中如果我们遭遇到了一个问题,不要立刻把它当成是坏事,或者忙不迭地把它推给领导或其他同事去解决。思考问题发生的原因以及以前是否出现过类似问题。研究导致问题的环境因素,弄清楚这些因素是如何随着时间变化的。冷静地判断问题可能产生的影响。对问题有一个前瞻性的预测,看前景会向好的方向发展还是坏的方向发展。然后,开动脑筋思考,如何才能把问题转变成一个积极的机会。
新泽西州佩特森市的机械服务公司,一次发生了不锈钢U型螺栓短缺的问题,因为位于新泽西州哈肯萨克市的法森奈尔公司是它的供应商——不能及时供货。但法森奈尔公司一名员工,基思·格里夫斯却认为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因为这可给了他一个崭露头角的机会。第二天凌晨两点,基思·格里夫斯驾车赶往位于宾夕法尼亚州斯克兰顿市的轮轴中心,早上6:30的时候,他就运回了急需的不锈钢U型螺栓。这一举动令翘首以待的客户喜出望外,接下来他又促成了更多的生意。自那以后,机械服务公司一直是法森奈尔公司的忠诚客户。
退后一步,或是放长眼光,从而看清局势。在消极的解决方案中寻找积极的因素。权衡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分析其利弊得失,从而确定最佳的行动路径,以及我们能执行方案的那一部分内容。
我们可以看一看窗外的天空,如果我们今天过得很郁闷,想想,还有明天,把一切的不如意化为向上的动力,并积极面对往后的每一天,那么,我们便能跃过每一个低谷,永远屹立在生活的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