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帝端坐在龙椅之上,脸色铁青,周身散发着令人胆寒的气场。底下的大臣们大气都不敢出,个个垂首敛目,生怕触怒龙颜。
“堂堂京城,天子脚下,竟让女真人潜入行刺,还差点得手,你们都干什么吃的!”宣帝猛地一拍龙椅扶手,怒声呵斥道。
内阁首辅齐衡上前一步,躬身说道:“陛下息怒,此事确实蹊跷,臣等定当彻查,揪出幕后黑手。”
“彻查?说得容易!”宣帝冷哼一声,“女真人能在京城如入无人之境,背后定有内应,这内应说不定就在朝堂之中,你们说,该如何是好?”
这话一出,朝堂之上瞬间一片死寂,众人面面相觑,谁都不敢轻易开口。
这时,兵部尚书王子腾站出来,说道:“陛下,依臣之见,当务之急是加强京城戒备,防止女真人再次作乱。同时,让绣衣卫加大调查力度,从与女真人有过往来的商贾、流民入手,顺藤摸瓜,定能找出内应。”
宣帝微微点头,看向绣衣卫指挥使陈大人:“陈卿,此事就交予你了,务必要在最短时间内查出真相,一个都不许放过!”
陈大人跪地领命:“臣遵旨!臣定当全力以赴,哪怕掘地三尺,也要将内应揪出,以正国法!”
吏部尚书赵大人也站出来:“陛下,臣建议对京城所有官员进行彻查,包括各级官吏及其家属,看是否有与女真人勾结的迹象。”
“不可!”户部尚书林如海连忙反驳,“如此大动干戈,恐会引起朝堂恐慌,人心惶惶之下,政务如何处理?”
两人各执一词,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宣帝听得心烦意乱,抬手示意众人安静:“都别吵了!此事关系重大,既要彻查,又不能引起混乱。朕看,先从京城周边的关卡查起,看看近期有哪些可疑人员进出,再对与女真人有贸易往来的商贾重点排查。”
众人纷纷称是。宣帝又沉思片刻,说道:“此次刺杀,忠顺亲王虽无大碍,但也给朕敲响了警钟。边疆战事吃紧,朝堂内部竟也不安宁。诸位爱卿,当务之急是齐心协力,共御外敌,若让朕发现有谁心怀不轨,勾结外敌,定斩不饶!”
大臣们纷纷跪地,齐声高呼:“臣等谨遵圣谕!”
待众人退下后,宣帝靠在龙椅上,疲惫地揉了揉太阳穴。他深知,这场风波不过是个开始,朝堂内外,暗流涌动,一场更大的危机或许正在悄然逼近。
数日后,京城的大街小巷依旧人来人往,表面上一片繁华,可暗地里,绣衣卫的密探们如同鬼魅一般穿梭其中,四处查探线索。城门口,士兵们检查得格外仔细,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之人。而在皇宫之中,宣帝依旧忧心忡忡,他深知,仅仅在京城查探还远远不够,边疆的情况或许更为严峻。
于是,宣帝再次召集大臣,商讨对策。朝堂之上,宣帝目光扫视众人,最终落在了王子腾身上。九边本就是兵部之事,让王子腾去巡边再合适不过。
“王子腾,朕命你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巡查九边,看看边军之中是否有人与女真勾结。此事关系重大,你务必谨慎行事,不可有丝毫懈怠。”宣帝神色凝重地说道。
王子腾闻言,立刻跪地领命:“臣定当不辱使命,誓死扞卫朝廷尊严,彻查边军隐患。”
领命之后,王子腾便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巡边事宜。他挑选了数十名精锐侍卫,这些侍卫皆是他多年来的心腹,武艺高强且忠诚可靠。同时,他还收集了大量关于九边的军事情报,仔细研究,力求做到心中有数。
几日后,王子腾一行人浩浩荡荡地离开了京城。他们一路向北,朝着边疆进发。冬日的北方,寒风凛冽,道路崎岖难行。但王子腾一行人毫不畏惧,他们顶着刺骨的寒风,日夜兼程。
一路上,王子腾每到一处驿站,都会详细询问当地的民情和边防情况。他深知,民间的消息往往最为真实,也最容易发现问题。当地的百姓们听说钦差大臣来了,纷纷前来诉苦,诉说着边疆战事给他们带来的苦难,以及对边军的一些不满。王子腾一一耐心倾听,将这些信息都默默记在心中。
终于,他们抵达了第一个边防重镇——雁门关。雁门关地势险要,乃兵家必争之地。王子腾刚到关下,就受到了守关将领的热烈迎接。守将名叫周武,身材魁梧,满脸络腮胡,看起来十分豪爽。
“末将周武,迎接钦差大人!大人一路辛苦了。”周武单膝跪地,大声说道。
王子腾连忙将他扶起,笑着说道:“周将军不必多礼,本钦差此番前来,是为了巡查边防,还望将军多多配合。”
“大人放心,末将定当全力协助。”周武拍着胸脯保证道。
在周武的陪同下,王子腾开始巡查雁门关的防务。他仔细查看了城墙的修缮情况、士兵的操练情况以及粮草的储备情况。一番巡查下来,他发现雁门关的防务还算严谨,士兵们也训练有素,心中不禁稍感欣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