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刘清远感觉有些震惊。
能从老师的口中说出“人才”
两个字的时候,这就代表着对方已经得到了老师的认可。
要知道,老师也算是个大儒,生平眼界极高,基本上是看不上什么人的。
没想到他竟然对周然评价这么高,属实让他没想到。
“哈哈,知道为师为什么这么说吗?”
“惭愧,学生不知,还请师父指明。”
“嗯,知道工业化吗?”
“额……不知道,工业化是什么?”
“嗯,这也是最近皇上一直在说的东西,是个先进的词啊!”
随后,李端跟刘清远简单的普及了一下关于工业化的事情,对方听的是目瞪口呆,但是也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老师……你是说,按照周然的预想,咱们大明将会再也没有乞丐流民,人们都能吃上饱饭?”
“没错,你自己在下邑县难道感觉不到吗?下邑县以一县之力,拿下了整个江南地区的布匹行业,这就是工业的魅力啊!”
“老师,这些……你都是怎么知道的?”
刘清远很是惊讶,要知道他可是没有来过下邑县的,却对下邑县如此了解。
李端哈哈大笑:“别忘了我是做什么的,翰林院的修史官,除了古代的史,还有现代的,皇上可是对周然赞誉有加,甚至要将大明打造成工业国家!”
“啊?这……这难道说周然说的都是真的了?”
“或许是真的,但也得等我们的人有能力了去证明这是真的。”
“如何证明?难道说要绕着世界走一圈?”
“那就得有工业文明了!”
说到这,李端想到了一件事情。
“对了,我门下正好有几个弟子,也是没啥功名,但都是理学方面的人才,我书信一封,你一并带过去,让他们去下邑县找周大人。”
“是,师父!”
离开了李端的府上,刘清远看着几封书信,心里五味杂陈,但是却也对周然有了全新的了解。
“罢了,虽然他招惹了我,但我也不跟他一般见识!
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我虽不是宰相,但也要有宰相的肚量!”
给自己强行来了一波pua之后,刘清远心里面好了不少。
……
“知呼书院,嗯,这几个字写的不错嘛!”
周然看着牌匾上的字,很是满意的点点头。
一旁的林诗诗则是笑道:“那可是,这乃是义父亲自写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