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年底,王举正在快活林包场,宴请了所有的王氏族人,并将张启安排在了自己身边就坐。
这一变动,不仅是前来的宾客,就是张启自己也感受到了王举正的态度变化。
张启思来想去,终于是明白了这一切的原因,那就是因为自己与以往不同了,看来钞能力在哪里都是有用的。
在宴席之上,王举正甚至劝张启,与自己一道,加入投资彭城的利国矿业事情中去;张启思考一二,觉得自己日后兴许也要走向整个大宋,加之手中有些闲钱,便答应以五十万贯入资。
“不愧是赚到钱了啊,我们忙活了一年多,才入资了二百万贯,你这出手就是五十万贯。”
王举正知道张启赚了不少钱,但不知道他赚了那么多。
“要不是官家收税收的多,你还提了一成走,我赚的更多。”
说起这酒税张启也头疼,官家直接抽走了四成利润。
“作为大宋子民,能给国家提供这么多税收,也是一件光荣的事情。
不过,我这里倒是有一件好事情要与你说。”
一听有好事情,张启连忙竖起了耳朵。
王举正从宫中得到了可靠的消息,朝廷打算在开春之后,在山西的并州和代州开设两个榷场,与辽国、西夏重新建立双边贸易。
一旦榷场启用,宋朝和他国的商人都会蜂拥而至,到时候肯定能通过贸易再大赚一笔。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王家在山西的势力很大,两个榷场又离太原很近,真是一个赚钱的好机会。
“怎么样?心动了吧?烈风酒你没忘记吧?这足以证明西夏人比我大宋人民更喜欢喝烈酒,若是你的飞天美酒运了过去,还不得被抢购一空?”
张启听闻,倒是想起了那天在殿上与李元昊拼酒的情形,也是得益于此,他才能有今天的成就。
“看来我要好好琢磨琢磨,争取把西夏人的钱袋子给掏空,哈哈哈!”
张启的一番话也引得众人哈哈大笑,随即也是聊起了日后如何与西夏人做生意等事宜。
天圣四年(1026年)农历正月十五,年还没有过完,朝廷颁布了将在半个月后开放并、代二州榷场的旨意。
为了吸取对外贸易的经验,防止宋朝铜钱被他国以贸易的借口流出,朝廷收回了之前的旧交子,改发一款防伪能力更强的交子。
发行的数量更是达到了二千五百万贯,相当于天圣三年国家总税收的三分之一。
为了日后的贸易顺利,张启根据烈风酒的特点,也是研发出了一种适合西夏人口味的飞天美酒。
考虑到西夏人非常信封佛教,张启还将酒坛上雕刻了很多与佛教有关的浮雕,来吸引西夏人的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