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张口就来幽默回复 > 第八章 领导有方(第2页)

第八章 领导有方(第2页)

幽默的力量还可以融洽人际关系,化解公司的内部矛盾。运用幽默来美化自己在下属心中的形象,往往可以使领导者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国际上一些著名的跨国公司,上至总裁下到一般部门经理,已经开始将幽默融人到日常的管理活动当中,并把它作为一种崭新的培训手段。

而且据美国针对1160名领导者的调查显示:77%的人在员工会议上以讲笑话来打破僵局;52%的人认为幽默有助于其开展业务;50%的人认为企业应该考虑聘请一名“幽默顾问”来帮助员工放松;39%的人提倡在员工中“开怀大笑”。

除了在领导者个人身上,幽默对于整个公司的利益,还具有一种神奇力量:在一些西方国家,当遇到经济衰退的情况时,公司就不得不利用裁员来解决问题时,于是,就可以利用幽默来化解裁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

美国欧文斯纤维公司曾在新世纪之初解雇了其40%的员工,但是,没有出现一例聚众闹事、阴谋破坏、威胁恫吓、企图自杀等可怕后果。原来公司高层考虑到可能由此而引起的种种问题,该公司管理层聘请了专门的幽默顾问,利用两个月的时间对1600多名员工施行了幽默计划,在公司内开展了各种幽默活动。

幽默作为管理者的一种优美、健康的品质,恰如其分地运用会激励员工,使之在欢快的氛围中度过与你相处的每一天。

幽默管理,“笑果”更好

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幽默应该成为一个领导者的手中宝。当今社会,竞争在加剧,经济越发动荡,企业员工面对着超乎寻常的压力。对公司而言,如何保持员工的士气,同时又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和“突破桎梏的思维”显得比任何时候都重要。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太阳微软件系统公司的技术人员们,每年都要精心策划一场“愚人节”闹剧。有一次,公司总裁斯格特·卡尼拉上班时发现,他的办公室变成了一个微型高尔夫球场,而且满是用沙子弄成的小陷阱。公司管理人员没有把这番闹剧和肇事者加以惩处,反而对他们的行为大加赞赏。他们认为:这种闹剧(幽默)不仅可以使员工们在工作中通力协作,而且还可以鼓舞士气。

在管理中,幽默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减压方法,在压力极大的情况下,一句幽默能让人马上转变心情,鼓舞团队士气。如今大多数管理者都喜欢采用立军令状的手法分派任务,这样一来,时常会给下属造成巨大的压力。假如通过幽默手法,或许更能激励下属。

幽默的领导比古板严肃的领导更易于与下属打成一片。有经验的领导都知道,要使身边的下属能够和自己齐心合作,就有必要通过幽默使自己的形象人性化。

4.幽默技巧比施政手段更实用

幽默是一种高雅的领导艺术,作为现代领导者,如果总是一副不苟言笑,以威慑人的形象,不仅达不到良好的管理效果,还会导致强烈的逆反心理。唯有适当的使用幽默来处理工作中的问题,才是真正聪明而有能力的领导。

某著名跨国公司董事长在给员工演讲时,静静的会场上有人放了一个响屁,与会者的眼睛全睁得大大的,紧张地注视着主席台上这位平时不苟言笑的老头子,等着他的“万钧雷霆”。董事长扫了会场一眼,摘下眼镜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民主的国度里,有意见可以站起来提,不必在下面抗议。”幽默的语调使全场发出了潮水般的笑声。

这次会议,是该公司有史以来最成功的一次会议。我们不能否认这多半应该归功于董事长的幽默。但是,反观有些领导,开展工作时总是习惯板着脸,满口的官腔,生怕别人不把他当领导,这种做法却无形中疏远了和下属的关系。

实践证明,幽默的领导,永远比到处发“官威”的人更受欢迎。领导者需要幽默,因为有些时候,会运用幽默的技巧甚至比传统的施政手段更能发挥奇效!

幽默技巧一:形象式幽默。

语言要富有幽默感,就必须言之有物,使其形象生动。这是因为,真实、形象、生动的语言,能促使人产生联想,让人感觉余味无穷。

孙中山有一次在广东大学,作民族主义的专题演讲。但是礼堂非常小听众很多,再加上天气闷热,很多人都没精打采。见此情景,孙中山便讲了一个故事:

孙中山说自己在香港读书时,看见许多苦力聚在一起谈话同时哈哈大笑。孙中山觉得奇怪,便走上前去打听说的内容。有一个苦力说:“后生哥,读书好了,知道我们的事对你没有什么帮助。”又一个告诉孙中山:“我们当中的一个想发财,买了一张马票,他牢牢记住马票上的号码,而把马票藏在日常用来挑东西的竹杠里。等到开奖,竟真的中了头奖,他欢喜万分。以为领奖后可以买洋房、做生意,这一生再也不用这根挑东西的杠子过生活了,一激动就把竹杠狠狠地扔到大海里。不消说,连那张马票也一起丢了。因为钱没有到手先丢了竹杠,结果是空欢喜一场。”

孙中山这一段风趣的谈话,引来台下一片笑声。孙中山接着回到本题:“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民族主义就是这根竹杠,千万不能丢啊!”这个充满幽默感的故事不仅让昏昏欲睡的人们清醒过来,最终演讲在愉快的氛围中顺利完成了。

幽默技巧二:模仿式幽默。

这种通过模仿现存的词、句及语气等而创造新的语言,是幽默方式中很常见的一种。概括起来说就是,借助于某种违背正常逻辑的想象和联想,把原来的语言要素用于新的语言环境中,制造幽默感。

在美国的一所学校,有一位女教师总爱板着面孔上课,动不动就批评学生顽劣,弄得学生怨声载道。

一次她在课堂上提问:“‘要么给我自由,要么让我去死’这句话是谁说的?”过了一会儿,有人用不熟练的英语答道:“1775年巴特利克·亨利说的。”“对。同学们,刚才回答问题的是日本学生,你们生长在美国却回答不出来,而来自遥远的日本的学生却能回答,多么可怜啊!”“把日本人干掉!”教室里传来一声怪叫。女教师气得满脸通红,问:“谁?这是谁说的?”沉默了一会儿,有人答道:“1945年,杜鲁门总统说的。”

这位同学模仿老师的提问作了回答,产生了幽默的效果。

幽默技巧三:双关语式幽默。

一语双关是幽默中的较高境界。所谓双关,就是所说的话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话的本身含义,另一个就是话的引申含义。也就是说言在此意在彼,听者不只是从字面上去理解,还能领会话的言外之意。

据说李鸿章有一个远房亲戚,胸无点墨却热衷于科举,一心想借李鸿章的关系捞个一官半职。一次,他在考场上打开了试卷,却不知从何处下笔。直到快交卷了,便“灵机一动”,在试卷上写下“我乃李鸿章中堂大人的亲妻(戚)”,指望能获得主考官的录取。

然而,主考官在批阅这份考卷时,发现他竟将“戚”错写成“妻”,不禁哑然失笑,便提笔在试卷上批道:“所以我不敢娶你。”主考官巧妙地借用了“娶”与“取”的同音,不仅有很强的讽刺意味,又极富情趣。

幽默技巧四:夸张式幽默。

这是将事实进行无限制的夸张,造成一种极不协调的喜剧效果,也是产生幽默的有效方法之一。

有一天,林肯因为身体不适,不想接见前来白宫要官的人。但是,一个要官的人却赖在林肯的身边,准备坐下长谈。

正好这时,总统的医生走了进来,林肯便向他伸出双手,问道:“医生,我手上的斑点到底是什么东西?”医生说:“我全身都有。”林肯又问道:“我看它们是会传染的,对吗?”“不错,非常容易传染。”医生回答说。那位来客听了这话就信以为真,马上站了起来说:“好了,林肯先生,我没有事,只是来探望你的。”

林肯与医生的虚张声势,虽不动声色,却把那位要官的人吓跑了,使林肯摆脱了纠缠。

幽默技巧五:曲解式幽默。

所谓曲解,就是以一种轻松、调侃的态度,有意违反常规、常理、常识,利用语法手段,对对象进行“歪曲”“荒诞”地解释,从而造成因果关系的错位或逻辑矛盾,得到出入意料的结果,进而产生幽默感。

一名新闻记者问萧伯纳:“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的区别何在?”这是一个范围很大且很抽象的问题。如果要从理论上做出一个准确的回答,恐怕得费好大劲也不一定能令对方满意。于是萧伯纳说:“假如这里有一瓶只剩下一半的酒,看到这瓶酒的人如果高喊:‘太好了,还有一半!’这就是乐观主义者;如果悲叹:‘糟糕,只剩下一半了。’那就是悲观主义者。”

在这里,萧伯纳巧妙地使用“以偏概全”的方法,选择了一个生动的事例,化大为小,回答得轻松自如,不仅颇有幽默感而且令人回味无穷。

好领导不仅要在施政手段上雷厉风行,一心扑在政绩上。还要懂得幽默的技巧,懂得亲近“民众”赢取“民心”,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受拥戴的好领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