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消息确认郑凤寿他们已经南下了。
袁宗第才带着大军慢慢的出发。
并且原计划是留2万人在平壤。
现在形势有了变化之后,袁宗第只留了1万兵马在平壤城守着。
剩下的七万大军都跟着他南下了。
随着明军开始出击。
在平壤与汉城之间的松林,石桥里,海州和开城等城池,能逃的人赶紧都逃跑掉了。
剩下几个老弱病残看着城门。
明军的部队一到就立刻望风而降。
袁宗第他们都没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
但是袁宗第却不会因此而心慈手软。
所到之处,对于该清理的目标,照样全部都给清理干净。
该弄到手的财富和粮食物资,那也必须得弄到手。
如果有人敢于不服从命令。
那就直接送去见阎王爷好了。
并且那些城池的青壮和兵马,全部都被组织起来变成仆从军。
跟着明军一起拿下去攻打汉城。
明军的主力部队,带着一大票的仆从军,跟郑凤寿他们的大军一东一西。
同时向着汉城不断挺进。
这给汉城的敌人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朝鲜王李倧其实心里慌的一批。
李倧乃是李氏朝鲜王朝的第16任君主(1623年-164袁宗第年在位)。
字和伯,号松窗,乳名天胤。本贯全州,生于海州,是朝鲜宣祖李昖之孙,定远君(朝鲜元宗)李琈之子,光海君李珲之侄。
在他上位的时候,就是推翻光海君李珲上位的。
但李倧也只是内斗内行。
对外的话那就不行了。
早在崇祯十年的时候,李倧就对建奴行三叩九拜之大礼,变成了建奴的走狗。
并且这一次他也不是真的想要反击。
说白了只不过是想做一做样子,以此来为自己争取谈判的筹码。
只是看着明军来真的了。
李倧赶紧准备派人去议和。
并且这一次情况不同以往,必须得派一个够分量的人去议和才行。
可是朝鲜王李倧环顾左右。
却没有一人敢接下这个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