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文正的指挥下,明军如汹涌的潮水,向着逃窜的窝阔台汗国骑兵展开了疾风骤雨般的追击。
戈壁滩上,风沙弥漫,车轮滚滚,马蹄声声,喊杀声与枪炮声交织回荡。
追击途中,侦察兵不断通过对讲机向朱文正汇报敌军动向。
朱文正根据这些情报,灵活地调整着追击部队的阵型。
他命令坦克营加快速度,从侧翼迂回包抄,切断敌军的退路;
装甲车则凭借其灵活的机动性,在正面紧追不舍,用重机枪持续扫射;
骑兵部队则穿插在两者之间,随时准备对落单的敌军进行捕杀。
一辆辆坦克如钢铁巨兽,在戈壁滩上扬起滚滚烟尘。它们的履带碾压着沙石,发出沉闷而有力的声响。
坦克手们全神贯注地盯着前方,一旦发现敌军身影,便毫不犹豫地按下发射按钮。
炮弹带着炽热的火焰和震耳欲聋的轰鸣,精准地落在敌军逃窜的队伍中,掀起一片片血肉和沙尘。
一匹被炮弹击中的战马嘶鸣着,高高跃起,随后重重地摔倒在地,将背上的骑手甩出去数米远。
那骑手在沙地上挣扎着,还没来得及起身,就被飞驰而来的装甲车用重机枪打成了筛子。
装甲车在追击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其速度优势。它们如灵动的钢铁猛兽,在沙地上穿梭自如。
车载重机枪的子弹如雨点般倾泻而出,打得敌军骑兵人仰马翻。
一名窝阔台汗国的骑兵试图转身反击,却被装甲车的重机枪瞬间击中。
身体如断了线的风筝般向后飞去,重重地摔在沙地上,扬起一片尘土。
在明军的猛烈追击下,窝阔台汗国的骑兵渐渐陷入了绝境。他们的队伍被打得七零八落,士兵们四处逃窜,毫无还手之力。
然而,朱文正并没有丝毫放松警惕。他深知,敌人在绝境中往往会爆发出更强大的反抗力量。
于是,他通过对讲机不断提醒士兵们保持警惕,注意敌军的反扑。
果然,就在明军以为胜利在望时,窝阔台汗国的骑兵中突然响起了一阵急促的号角声。
听到号角声,原本四处逃窜的敌军骑兵竟然迅速聚集起来,组成了一个紧密的防御阵型。
他们背靠背,手中的长刀闪烁着寒光,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决绝和疯狂。
朱文正看到这一幕,心中暗自一惊。他意识到,敌军这是要做最后的垂死挣扎了。
他迅速调整战术,命令坦克部队和装甲车部队停止追击,在敌军前方组成一道坚固的防线;
步兵部队则从两侧迂回包抄,将敌军彻底包围起来。
随着明军的包围圈逐渐缩小,窝阔台汗国的骑兵们陷入了更加绝望的境地。
他们疯狂地挥舞着长刀,试图冲破明军的包围圈,但都被明军强大的火力击退。
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耳欲聋。坦克的火炮不断轰鸣,将敌军的防御阵型炸得支离破碎;
装甲车的重机枪持续扫射,打得敌军抬不起头来;步兵们则端着突击步枪,稳步向前推进,不断压缩着敌军的生存空间。
在激烈的战斗中,一名明军步兵不幸被敌军的长刀砍中。
但他并没有放弃,他用尽最后的力气,举起手中的突击步枪,向敌军射击。
他的战友们看到这一幕,无不被他的英勇所感动。他们纷纷怒吼着,向敌军发起了更加猛烈的攻击。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窝阔台汗国的骑兵终于抵挡不住明军的进攻。
他们的防线彻底崩溃,士兵们纷纷放下武器,跪地投降。
朱文正看着眼前的场景,心中充满了胜利的喜悦。但他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知道,这场战争还没有结束。
他命令士兵们将俘虏集中起来,进行审讯。通过审讯,他得知窝阔台汗国在前方的城池防御力量薄弱,且彼此之间缺乏有效的支援体系。
这些城池虽有城墙防护,但兵力分散,装备也远不及明军。
朱文正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迅速推进、攻城略地的绝佳机会。他当机立断,决定乘胜追击,拿下这些城池。
朱文正迅速召集各部队将领,在临时搭建的营帐中展开了一场紧张而高效的军事会议。
他指着地图,详细地阐述了自已的作战计划:“我们要兵分多路,同时对这些城池发动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