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破格提拔重用阎应元
“好,好,大家都坐,不要客气。”
韩烈颔首而笑,亲切的招呼大家入座。
“大将军,草民几个也没有什么礼物,这是我家夫人养的的螃蟹,特意带来一筐给大将军尝尝鲜。”
在入座前阎应元,有些拘谨的指了指脚下的竹筐,小心翼翼的说道。
“是吗,我看看。”韩烈闻言,高兴的走了上去,打开盖子俯身看了下。
确实是一筐新鲜的螃蟹,估摸着二十斤左右。
眼下正是秋高螃蟹肥的季节,阎应元从江阴给他带来自家养的螃蟹。
这是一份心意,也是人情世故。
东西不贵,心意难得。
看着韩烈高兴的拿起一只用草绳捆绑的螃蟹,阎应元紧张的心情也不由一松。
“秋风起,蟹脚痒;菊花黄,蟹肉壮。”
韩烈看着手中肥美的螃蟹,笑着说道:“这个礼物我喜欢,今晚我也有尝尝鲜。”
“丽亨有心了,辛苦嫂夫人了。”
“大将军,丽亨去职已经有大半年,朝廷去年年初,本来安排他去德英县升任主簿。”
“但因为老夫人身体不佳,丽亨为了照顾母亲,一直没能前往任职,如今也没有什么营生,平日里也就种点地,养养鱼虾螃蟹贴补生活。”
一旁的好友冯厚敦,连忙替好友诉了一下苦楚。
阎应元憨厚的笑笑,连忙解释道:“大将军,培卿说笑了,虽然去职,家中尚有五亩稻田,三亩水塘,日子还算过得去。”
“相比起那些北方流民,草民的日子其实已经很好了。”
简单的几句话,就能看出阎应元是一个乐观豁达之人,也是一个心系百姓好官。
阎应元是顺应府通州人氏,早年家庭还算殷实,读过不少书,也参加过县试,得以考中生员。
后来家道中落,父亲早逝,母亲生病,他便参加了朝廷选拔,得以担任江阴典史一职。
典史在明朝官职之中,虽然没有品阶,但却属于朝廷命官。
按例要皇帝任命,吏部考核才能担任。
典史相当于县衙的总管,办公室主任,很多事情都能够插手。
在没有县丞和主薄时,典史可以兼管职责。
阎应元在江阴典史任上,恪职尽责,缉捕海盗,屡立功绩,与崇祯十七年三月的时候,升任德英县主薄。
从一个不入流的小吏,升任正九品主薄,这绝对是一步大跨越。
但因为京师沦陷,老母亲病重,加上路途遥远,他担心局势混乱,便没有赴任,选择留在江阴耕种过活。
历史上南明迅速灭亡,江阴城也沦陷投降了建奴。
阎应元当时无官无职,只能屈从,成为一个顺民。
然而,就在全城投降不久,清廷一纸剃发命令,喊出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激起江阴民变。
在接任典史陈明遇的号召下,江阴诸生高喊“头可断,发决不可剃!”
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抗清之战,随后文武双全的阎应元被推举为领袖,冯厚敦,王公略等江阴士民,誓死而战。
谱写了一曲顽强的民族大义之战。
这一战,足足持续了八十日,阎应元,陈明遇,冯厚敦三人江阴区区数万百姓,抵挡了建奴贝勒博洛,汉奸总兵刘良佐十万大军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