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明朝中后期,又临时委派了巡抚,驻防行省督查百官。
一开始的巡抚,都是朝廷派官吏临时充任,品阶从五品到三品不等。
但随着巡抚驻防行省时间越来越长,临时职务就变成实职。
逐渐演变成为一省最高长官,并且巡抚多加了兵部侍郎头衔,明确为正二品。
而左右布政使,则为从二品,彻底沦为巡抚下属。
故而布政使司衙门,设有左右参政,左右参议,以及主事,知事等从属官吏。
反倒是是总督,巡抚衙门,署官人员,反而沿用布政使司的那一套班子。
苏国珏,周仲琏,朱之育这些布政使的署官,又都是进士出身,看不起韩烈这样一个武举人出身的武夫。
说起来也是正常行为。
而且这并不是个例,甚至巡抚吴孳昌,这会表面上,与韩烈笑脸相迎。
可内心之中,吴孳昌对于韩烈这个,跟自已孙子辈差不多大的年轻人,内心之中也是颇为看不起。
但吴孳昌毕竟老于世故,五十多岁的他,官场混了几十年,自然不会轻易把内心的情绪,表露在人前。
“长平侯,下官在衙门已经备下酒菜,请入府一叙如何?”
吴孳昌是江南人氏,他虽然明面上没有加入东林党,不是他不想。
而是他早年才华不显,才没有获得东林党人的收纳。
但他对于江南第一士林集团的东林官僚集团,可是无限向往之。
“抚台大人说的是,咱们挡在这城门下,可是有碍百姓入城,不如先入城一叙。”
左布政使龚鼎孳,指了指城门内外,被阻挡的百姓,一副爱民如子的口吻笑道。
“龚大人所言有理。”韩烈看了眼龚鼎孳,笑着对身后的郭虎道。
“传令崔将军,率军进驻营地,让长林随我前往巡抚衙门。”
“是,侯爷。”郭虎恭声一拜。
韩烈在曾樱的邀请下,随即登上了入城的马车。
巡抚吴孳昌和左右布政使龚鼎孳,郑楚勋等一众官吏,也纷纷上了马车。
韩烈刚才看龚鼎孳那一眼,多少有些意味深长。
因为韩烈对于这个家伙,还真有些记忆。
龚鼎孳时年还不到三十岁,但他二十岁就高中了进士。
为官八年时间,他就从一个从七品翰林,做到了从二品的布政使,这上升速度,堪比坐火箭。
早在五年前,他就升任了兵科给事中,成为正五品的中层官吏。
而在大明一朝之中,给事中这个职务,那可是相当于无冕之王。
这个职务的官吏,上至皇帝宰相,那都可以劝谏弹劾,下可弹劾各个阶层的官吏。
龚鼎孳在这个位置上,做了五年,闯出了偌大的名声。
因为他是东林集团的后起之秀,被江南士林集团,称之为钱谦益的后继者。
年纪轻轻的他,满腹才华,博学多才,能诗能文。
为此,在整个士林集团之中,他的声望都很高。
后世的文坛之中,更是把他与钱谦益,吴伟业,并称江左三大家。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人,在明亡之后,先是投降了李自成,做了李自成的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