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四镇总督,何以家为
实际上去年年底,也就是十二月十九日,周延儒就被东厂大裆头,吴道正率领的东厂番子,押解进了京城。
在崇祯的指示下,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随即对周延儒违法事件,展开了调查。
经过半个月的调查取证,以及审讯。
周延儒督师期间,杀良冒功,畏敌不前的证据,在提督陆完学,总兵王允成,高第等人的举证下,得到充分证实。
而他贪赃枉法,结党营私一事。
他帐下谋臣冯铨,吏部主事吴昌时,礼部员外郎董廷献,刑部郎中周忠琏等党羽,也都全部招供。
今日侍御史蒋拱宸,不过奉了左都御史方岳贡指示,来了个抛砖引玉。
“微臣刑部给事中曹良直,上呈周延儒罪证,请陛下预览。”
随着这二人的出列,朝堂之上,一些正直官员。
纷纷出列弹劾周延儒罪名。
也有一些落井下石的官吏,趁机站了出来,言辞凿凿,批判起了周延儒。
对于这个情况,早就心知肚明的崇祯。
表情十分平静,周延儒的罪证,他比奉天殿内的一众朝臣,更早就知道了。
若不是周延儒是当朝首辅,处置他需要走一个过程。
以崇祯的性格,早就下令锦衣卫动手,让他死在了诏狱。
对于周延儒,崇祯是寄予厚望的,而且他也一直很欣赏周延儒。
早年周延儒与温体仁之争,最终因为周延儒亲近东林党人,被温体仁抓到把柄。
被崇祯罢黜首辅之位,归乡多年。
直到去年因为朝野上下,集体上书公推,周延儒才被崇祯复职,并再次任命为内阁首辅。
然而,崇祯没有想到的是,周延儒这次回朝,不但毫无建树,竟然还干出这等违法乱纪之事。
在一众朝臣的口诛笔伐之下,崇祯轻轻咳嗽了一声。
大殿上的文武百官,随即安静了下来。
“周延儒有负圣恩,罪莫大焉,着三司拟定罪名,呈报内阁裁决。”
“陛下圣明!”
随着崇祯的话语落下,内阁次辅陈演,带头恭声拜道。
“陛下圣明!”
人群之中的韩烈,杨衍也跟着人群,附和着恭维了一声。
处置完周延儒之事,就在大部分朝臣,以为朝会即将结束时,吏部尚书李遇知,手捧芴板站了出来。
“微臣有本启奏。”
“李尚书请讲。”崇祯点点头,关于李遇知要奏的事情,他其实已经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