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荆襄攻略,武昌局势
卢鼎提出的意见,让袁宗第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但他又不得不承认,卢鼎的提议有道理。
进攻固然可以取胜,可战斗一打响,伤亡是无法避免的。
如果能够劝降,这显然是上策。
袁宗第犹豫之际,副将党守素打了个圆场道。
“卢将军所言不无道理,先招降,再动兵不迟。”
刘芳亮也附和道:“马士秀这个贼子,虽然可恨,但他手下的兵马,也不是软柿子,若能不战而屈之,未尝不是好事。”
“也罢,那就双管齐下,各营人马立即出战,把马士英的营地包围起来,卢将军前去招降。”
如果卢鼎不在这里,袁宗第绝对不会去劝降,他内心之中更趋向斩了马士秀。
马士秀又是怎么想的呢?
与李自成是陕西绥德老乡的马士秀,早年就跟随李自成造反打天下。
他投降左良玉,是在崇祯十年,哪一年的李自成和张献忠,都是势力膨胀的一年。
张献忠攻陷了武昌周边的黄州,德安,沔阳等地,仅武昌三镇幸免。
李自成攻陷汉中,占领了陇西大片土地。
而困守商洛的马士秀,成为孤军,被左良玉招降。
之后长达七年,左良玉成为抵抗李自成大明主力,双方在湖广、河南多次大战。
双方算得上是互有胜负,同样也结下血海深仇。
历史上大明覆亡之后,马士秀奉左梦庚军令投降了满清,但很快他就与马进忠汇合,投降了湖南的何腾蛟。
最后更是在抗清之中,壮烈牺牲。
同样马进忠也是死在了抗清战场之上。
但是,还是那句话,这些义军出身,先后反叛的将领,存在一个致命问题。
何腾蛟对他们不信任,他们也不信任南明朝廷,彼此各自为战,最终被满清各个击破。
当时的湖南存在的兵马,多达二十万。
却分为三个部分,何腾蛟、堵胤锡代表的南明朝廷官方文官势力,但这二人又不合,内都不止。
第二个部分是李过,高一功、袁宗第他们,代表的是义军反正势力。
他们对朝廷不信任,朝廷对他们也不信任,同时他们又对马进忠、马士秀这些背叛过义军的人马,也存在不信任。
第三部分就是马进忠,马士秀、王允成这些左良玉帐下人马。
三支人马互相不信任,几十万人马,在湖南争夺地盘,相互攻讦,导致湖南百姓轮番被这些人马劫掠杀戮。
以至于当时长沙一名举人,仰天长叹,大骂何腾蛟无能,搞得湖南民不聊生,天怒人怨,凶残暴虐甚于建奴。
事实也确实如此,明末湖南隶属湖广布政司,在崇祯十七年有五百多万人口。
可到了永历二年,短短的三年时间,人口锐减到了三百万不到,死伤过半。
这样的惨况,归根结底,就是内斗造成的。
而南明朝廷的覆灭,也是基于这一场场内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