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人在大明开局救下崇祯 > 第285章 明军火炮之威(第1页)

第285章 明军火炮之威(第1页)

第285章明军火炮之威

“大将军运筹帷幄,统筹全局,所谋岂会局限一城得失。”

“李知府不必疑虑,城中六千卫兵,两万青壮已经登城,只要你我一心,众志成城,别说半个月,即便是一个月,我们也能够坚守的住。”

严忠能力虽然有限,但胸襟开阔,当年韩烈的发迹,离不开他的赏识。

只是他也没有想到,短短几年时间,韩烈竟然成长到如今的高度。

一定程度上来说,严忠算得上是韩烈的引路人。

这也是韩烈投桃报李,推举他出任兖州卫指挥使的原因。

当然,严忠的能力,虽然不足以担任一方大将,但出任一省都指挥使还是没有问题的。

现在虽然他还只是一个卫指挥使,但只要在兖州卫上熬上几年,升任行省都指挥使,肯定不是问题。

“轰隆!轰隆!”

二人对话之际,城外的建奴兵马,突然向城头发起了炮击。

一颗颗炮弹射落,城墙上下,响起阵阵爆炸声。

掀起一片砖石的同时,也炸死炸伤了不少守城士卒。

“建奴开始攻城了,李知府你坐镇城内,负责城内秩序,城头防务交给我。”

“严指挥使保重。”李昌期也没有客气,拱手一拜,匆匆下了城头。

城门楼上的严忠,随后转身回了瓮城,身为全城的指挥官,他必须坐镇瓮城指挥,才能统一指挥四城防务。

“传我命令,让张扬将军的重炮营,展开反击,让建奴鞑子尝试一下,我大明火炮的威力。”

张扬率领的重炮营,携带的二百门红夷大炮,因为移动不便,加上韩烈担心兖州兵力不足,无法应对建奴大军围攻。

故而这次他率军在成武隐伏前,特意让重炮营参将张扬,留在兖州协助守城。

二百门红夷大炮,现在主要集中在东西二门城头。

红夷大炮的有效射程最初只有五百米,但明末大明从澳门葡萄牙人手中购买的红夷大炮,射程已经高达一千五百米。

而韩烈手中的这批红夷大炮,因为改良了技术,以及炮弹弹头,有效射程已经达到两千五百米。

最高射程可达到三千五百米。

架设在东西两城城墙上的红夷大炮,通过炮口的调整,可以兼顾覆盖南北两面城墙的火力。

东门城楼之内,手持西洋镜,也叫千里镜的张扬,通过镜头观察之下,很快便发现建奴的火炮位置。

张扬手中的千里镜,自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韩烈让微山湖内的火器局,打造出来的望远镜。

历史上早在1604年,西洋红毛荷兰人就发明了西洋镜。

后来葡萄牙,西班牙那些海上海盗们,很快就运用上了西洋镜。

这东西技术含量并不高,在冷兵器的战场上,效果也好不到哪里去。

但是在茫茫大海之上,千里镜的作用却是明显,这也是海上航船的这帮西洋海盗们,会对西洋镜推崇备至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在崇祯八年的时候,大明一名叫薄珏的机械工匠,便制造出了装有千里镜的铜炮,就是炮台上构架千里镜。

从而增加了火炮的瞄准性。

虽然当时这种东西,还属于花架子,但却证明了一点。

明末在火器的发明创新上,丝毫不亚于西方红毛洋人。

要不是碰上明末的天灾人祸,以汉人的发明革新能力,何至于在三百年后的满清末年,遭受世界列国列强的耻辱历史。

明末虽亡,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的铮铮铁骨,赢得后世炎黄子孙一致好评和意难平的原因。

相反满清建奴鞑子,奴役汉人三百年,到亡国末年时,不但虽远必赔,还割地卖国,引发的百年耻辱历史,则是每一个汉人子民,鄙夷满清建奴最大原因。

“听我命令,各炮校准炮口,瞄准东南方向,三里范围,十发齐射,炮火覆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