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履蹒跚的姜曰广,与史可法几乎联袂而至。
此刻的姜曰广也是脸色发白,长着衣着圆脸,脸色泛白的姜曰广,声音都有些颤抖。
他是真没有想到,范景文和李邦华,竟然会如此决绝。
一个皇帝,当朝逼死两位宰相,这个名声,不单单他们会受到牵连,身为皇帝的朱慈烺,也必然会钉在昏庸的柱子上,永世也难以洗脱骂名。
“高阁老,现在该怎么办?”
史可法也被这样的巨变,彻底乱了方寸,看着高弘图的他,表情中透着慌张。
“是啊,这该怎么办呢?”高弘图知道,以内阁大学士排名来追究责任的话。
他显然是难辞其咎,这口黑锅他是背定了。
相比起高弘图三人的慌乱,东阁大学士,户部尚书倪元璐接到消息时,在短暂的震惊之后,他毅然站了起来。
整理了一下衣冠的他,一脸决绝,目光坚定的他,大踏步的朝着宫城方向走了去。
倪元璐不是要去劝谏皇帝,他是要去收尸。
范景文和李邦华都是国之铮臣,当场宰辅,为国谏言,惨死宫殿,这不是他们的不幸。
而是大明的不幸,也是天下读书人的不幸。
说到底,这个天下,还是士大夫的天下,能够左右天下权利,舆论的群体,从来不是一个帝皇,也不是亿万百姓。
而是上千上万的读书人。
早在西汉开国之初,儒生陆贾就劝说过刘邦,可以居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
这也是华夏几千年来,皇帝的江山可以轮流做,儒家读书人却始终,能够把持天下的原因。
倪元璐是东林党人,但他也是儒家门徒。
同样他还是一个真正的知行合一的身体力行者。
今年只有五十岁的倪元璐,字汝玉,绍兴府人氏。
早在天启二年(1622年),年仅二十八岁的倪元璐便高中进士。
从天启年间到崇祯一朝,宦海沉浮二十多年,他既是一个君子,也是一个品德高尚之人。
同时他还是陈子龙的授业恩师,但为官清廉,性格耿直的他,却并没有为陈子龙走过任何后门。
自崇祯十三年来,倪元璐先后出任兵部右侍郎,户部尚书,兼摄吏部尚书等职。
只因为是东林党的身份,他终其一生,未能入阁拜相。
历史上京师陷落,李自成入京时,无力回天的他,殉节明志自缢殉国。
内阁七位大学士,又号称南中三相的高弘图,史可法,姜曰广,又人称士林泰斗的王铎。
可在这个节骨眼上,这些人却都望而却步,驻足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