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经济学小故事及原理500字 > 010 惊人的彩礼钱(第1页)

010 惊人的彩礼钱(第1页)

在我国中原地区,有一种特殊的民间彩礼“离娘肉”。男子娶亲时,要准备几十公斤的猪肉给女方送去,此肉称为“礼肉”或“离娘肉”,这是数十种彩礼中必不可少的一种。

“离娘肉”的选择很有讲究,一般多为新鲜的生猪肋条肉和猪后腿。有些地区习惯送一块,这块肉就要大一些,少则15公斤,多则20公斤。农户人家讲究数字吉利,送肋条肉时,肉块的大小以有6根肋骨为最好。有些地区送肉的数量要根据新娘亲戚的数量来决定,像新娘的外祖母、姨、舅、叔、伯、爷等亲属,每家都有享受一块礼肉的权利。所以,男方家要准备数10块二三公斤重的肉块,到女家时分送给新娘的各门亲戚。若是送猪后腿,必须是整腿赠送,不能切开。这表示“有腿去有腿回”,表示两家以后将常来常往。

由于民间有送肉的风俗,所以每当婚期将至时,男方家就要热热闹闹地杀上一头或两头猪。众乡邻也热情地前去帮忙,气氛隆重而热烈。割好的肉块放在酷似蒸笼的食盒里,由男方聘人与新郎一起抬往女家。送肉的时间,有的在婚前三天,有的在迎娶之日,有的在婚后三天回门时。有些地区娶亲送肉不止一次,婚前、迎娶、回门都要送,甚至在结婚当年的腊月二十三,新婿还要给岳母送一大块“离娘肉”。

但是这种风雅而有趣的“彩礼”现在是越来越少了。如今中国人结婚时的“彩礼”都是直指金钱,动辄几千上万,让那些穷困而盼媳妇的家庭不堪重负,甚至因此而闹出打官司的事情来。湖北荆州就发生了这么一件事,结婚仪式已举行,但老岳父却因女婿没给5000元彩礼而不准女儿回婆家,并让女婿回家拿钱来才放人。男方盖房、结婚已花光了积蓄,一时无法凑这么多现金,刘老汉就一直把女儿留在娘家。女婿一怒之下把老丈人给告了。

一般而言,在农村结婚,房屋是必需的,此外,还需要一系列家用电器(包括彩电、冰箱、音响等)、日常生活用品以及大量的衣物和婚宴酒席费用。这样平均算起来,在农村结婚所需的全部费用在5~7万元。这笔钱在城市工薪阶层中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何况是经济落后的农村。大部分人为了这件人生中的头等大事都背上了沉重的债务,伤透了脑筋。

为什么索要“彩礼”的行为成风?为什么“彩礼”变成现在这样呢?经济学为我们剖开了这个秘密。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婚姻是一桩交易,交易双方为男方和女方,其中男方为需求方,女方为供应方。供与求,双方必然涉及到信息的因素。城市中讲求自由恋爱,男女双方在交往过程中具备充分了解的机会,信息较为对称;而农村中大多数人还沿袭着古老的传统——经人介绍,然后步入婚姻。男女双方几乎没有经历过真正意义上的恋爱阶段,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信息不对称,就会导致交易双方对对方的情况出于某种原因而了解不充分,因此也会导致供求双方在交易中不能真正体现自己的意图。在农村的婚姻择偶过程中,女性由于经济地位的不独立导致其处于被动地位,因此在婚姻关系确定之前,作为人力资本的供应方,就会想方设法地要求信息完全对称,会尽力找寻信息传递的渠道来了解男方。但根据现实条件,通过自由恋爱、正常交往来了解男方的可能性不大。在由媒妁之言促成的婚姻中,媒婆,即介绍人似乎成了信息传递的唯一渠道。但媒人在促成一门亲事后还大有利益可图,因此通过媒人来了解男方,也不能尽识“庐山真面目”。那么,男女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很难消除,在这种情况下,根据信息不对称理论,在人品、性格、素质良莠不齐的男性群体中,女性出于保护自身的动机,宁肯以综合素质中等偏下的男性个体来取代其对男性整体的客观评价,这就是经济学中常讲的“次品车”现象。

从男性角度来分析,由于信息不对称会导致逆向选择,即婚姻关系确立之前男女双方互相博弈的结果会使男性群体出现“劣币驱逐良币”、“以次充好”的现象,造成男性在婚前信誓旦旦,而婚后往往实现不了。而且,在婚姻这一纸契约成立以后,逆向选择的结果易形成道德风险。婚后男性的生活能力以及精神上对女性的关怀程度都是女性在婚前必须要考虑到的。而这些又都是不确定的,为了弥补这可能造成的损失,女性在婚前通过彩礼预先得到补偿,无疑是非常明智的。而且彩礼本身作为信息传递的工具,也促使了交易的达成,即婚姻关系的确立。

农村“彩礼”盛行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农村妇女在经济上的不独立。这是农村与城市婚姻最大的不同。城市中一般女人有自己的职业,有固定的工资收入,因此在经济上她们可以完全独立,不必依赖男人生活。而农村虽然经过了这么多年的经济发展,妇女地位还没有本质改善,大多数妇女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对男人有较强的依附性。

这种状况会导致什么呢?198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莫迪利安尼告诉我们,在消费者理性消费行为的前提下,他会根据自己一生的全部预期收入来安排其消费支出,既包括即期收入,也包括未来预期收入,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消费者效用最大化。

由于农业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决定了农民的收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农村中又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农民的晚年生活无法得到保障。未来收入不确定的风险太大,女性经济上对男性的依附性,决定了她出于日后生活保障这一动因而向男方索要彩礼的行为。让我们看一下彩礼所包含的项目:家用电器属于耐用消费品,可以长期消费;日常生活用品和大批量购进的服装也是为留待日后慢慢使用,亦属长期消费,等等。从本质上说,彩礼本身,即是为将来消费所进行的“储蓄”,从其未来消费来看,事实上是将收入平均分配、消费均等化了。也就是说,从一生的角度来看,农村的“婚姻消费者”选择了“合乎理性”的消费行为。

这就是当前彩礼存在的客观必然性。但从人类社会发展进化的角度来讲,这是一种陋习。只有当农村经济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特别是农民的未来收入有了切实的保障,妇女的经济地位得以提高到足以自立的程度时,婚姻的供求双方力量才会相对均衡。这时候,没有彩礼的婚姻也会达到美满的婚姻。我们期待这一天早日到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