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的大明,国祚到底多少年?”
“276年,历经十六位皇帝!”
老朱喃喃自语道:“只有区区276年么?”
“陛下,自朱棣驾崩后,明朝经过朱高炽和朱瞻基两代帝王的励精图治,其国力达到了鼎盛,超过了永乐盛世,开创了仁宣之治!”
“然而,明朝的第二个盛世,随着明英宗的上台而走向衰落。”
“这就开始衰落了么?这个明英宗又他妈是谁?”
“陛下,朱棣的嫡长子是朱高炽,朱高炽的嫡长子是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就是朱瞻基的儿子!”
老朱还没听到刘强的下文,就开口骂了一句:“这个混账玩意儿!”
刘强接着说道:“1435年,朱祁镇登基!”
“刚开始,朱祁镇没有实权,张太后和杨士奇等文官联合执政,勉强维持仁宣之治的果实。”
“但随着张太后和杨士奇等人的老去,明英宗就开始胡作非为了。”
“在文治上,明英宗错误利用宦官王振胡作非为,扰乱朝纲,整得大臣敢怒不敢言。”
“武功上,没有任何能力的明英宗,想效仿成祖五征漠北的壮举,亲自出兵讨伐蒙古,却由于各种原因爆发了土木堡之变。”
老朱疑惑道:“土木堡之变又是怎么回事?”
刘强苦笑道:“朱祁镇,他被瓦剌给俘虏了!”
“卧槽!”老朱听的眼睛都瞪大了!
“这个消息一传到京城,那是举国震惊,要说朱祁镇这个皇帝,那当得也是够失败的!”
“在这种情况下,朝臣们第一时间不是想到怎么营救他,而是二话不说,立马拥立了他的弟弟朱祁钰登基,改年号为景泰,为明代宗!”
“就这样,一场御驾亲征,朱祁镇把自己的皇位给弄丢了。”
“在文治上,朱祁钰驱逐祸国殃民的阉宦,重用文臣,发展经济赈济灾民,积极治理水患。”
“在武功上,朱祁钰和于谦主持北京保卫战取得胜利,还整顿军队,加强国防。”
“但由于朱祁钰维护皇权的政治经验不足,其于1457年,又被明英宗的夺门之变推翻政权!”
”他不是被俘虏了么?怎么又回来了?”
“陛下莫急,听臣慢慢说!”
“当时朱祁钰这位新皇刚上位时,朱祁镇这个太上皇还在瓦剌手里呢。”
“毕竟那也是自己的亲哥哥,朱祁钰面子上还是要做一下的,结果就派了人去谈判!”
“瓦刺也想将这个烫手山芋弄出去,就顺势送回了朱祁镇。”
“可好不容易走了大运,顺势坐上皇位的朱祁钰,在内心深处对于哥哥的回归那是千万个不愿意的。”
“于是,在朱祁镇回朝后,朱祁钰做了一件大家预料之内的事情!”
“哦……!难道他把他哥哥杀了?”
“那倒没有,他将朱祁镇囚于南宫,严加看管。”
“朱祁镇当俘虏的那段时间,待遇都比囚禁在南宫中要好的多。”
“毕竟他在瓦刺那儿属于"贵宾级"战俘,严刑逼供什么的是不存在的,还得好吃好喝供着。”
“可他在南宫就不一样了,见风使舵,虎落平阳被犬欺的例子并不鲜见!”
“为了讨好新皇,朱祁镇就连饭都是有了上顿没下顿,这样的日子,他过了八年!”
“朱祁镇虽然过得凄惨,但也确实得到了真正的磨炼,在后来的夺门之变中,逼宫行动大获成功!”
“而朱祁钰也因为受不了这样的大起大落,病逝了。”
“明英宗复辟后,继续恢复宦官乱政的局面,还错杀于谦等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