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要挤进去,却根本无法撼动密集的人群。
“糟糕!”
“来迟也。”
“不知道还能不能喝上粥。”
背着同伴的干瘦大汉满脸郁闷。
紧闭大门的袁府中,返回的袁彬带着指挥奴仆忙碌。
“把库房中的陈米拿出来掺沙。”
他严声吩咐道:“记住,每斗米都要掺一些。”
“莫要遗漏。”
站在一旁的蔡邕皱眉道:“贤婿。”
“咱搭棚施粥乃是义举,你这往粮中掺沙是不是有些……不仁义?”
若眼前不是他极为看好的女婿,蔡邕早已当场呵斥。
但他却感觉,女婿如此安排,估计有所深意。
昭姬贞姬两人站在一旁等待解答,她们也想知道缘由。
袁彬走到下人背来的米袋前,拨开麻袋口,伸手抓出一把米说道:
“岳丈,此米虽然是去年陈米,但也是上好的口粮。”
“若不掺沙子,必然被普通百姓哄抢。”
“使得我等接济穷苦流民的义举大打折扣。”
“但掺了沙子则不同。”
“寻常百姓怎会吃那掺沙的粥?”
“就算想来占便宜,也没有挑沙的那个功夫。”
“这样才能利用有限的陈米,救助更多的流民。”
“原来如此!”蔡邕恍然大悟。
“不愧是贤婿!”他捋着花白的山羊胡,两眼大亮道:
“居然想出如此巧妙的办法,阻止那些好占便宜之人。”
“妙哉!”
蔡昭姬上前一步,柔声道:“夫君行如此善举,必将被穷苦百姓赞扬。”
“彭城袁家更获良名!”
“能够跟随夫君行此善举,是我等的幸运。”
蔡贞姬欢快到蹦蹦跳跳:“那是自然!”
“能遇到姐夫是今生最幸运的事情!”
袁彬吩咐道:“打开府邸大门。”
“把数袋陈米扛到府门外,当众搀沙。”
“让有心混迹其中占便宜的小人放弃念想。”
在他的吩咐下,府中奴仆按令执行。
府门吱嘎开起,数袋陈米被搬出。
搀沙的举动刚刚开始,便引得街道上惊呼声四起。
然而在袁彬的解释下,人们才明白他的良苦用心。
人群中原本有心思跟随喝粥的普通百姓满脸羞愧,偷偷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