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不干,非要前来,称为探望。先生解释道:
“我现在很忙,身体又不大好,你来我也无力接待,请原谅,书还是寄来吧。”
对方不肯,先生索性挑破窗户纸,单刀直入,问:
“你说你还有什么事吧。”
对方说:“没有什么事,就是想看看您。”
先生答道:
“你既然那么想看我,也行。我给你寄张相片去,你可以从从容容地看。”
此人仍不就此打住。几个回合之后,先生被逼到“墙角”,于是说:“好吧,你明天何时来,说个点儿。认识不认识我这儿,就在大门口,你也不用进我的门,你不是就为看我吗?咱俩就在门口对着看,你看我,我瞧你,你要近视,带上眼镜,我也带上花镜,好好瞧瞧你。看半个钟头,够不够,若不够,看两个钟头也行。”
对方听先生动怒,又拉出一张“虎皮”,说先生的某某老友也要同来。
先生再一细问,对方又说先生的这位老友前些日子出差在外,不知明天能否回来。
先生气得涨红了脸,干脆挂上了电话。
启功先生这种果断拒绝的策略是非常值得赞赏和效仿的。固然一开始即斩钉截铁地说“不”,委实不妥,然而,不要因此而放弃表示拒绝的权利。即使这样做会破坏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也在所不惜,何必勉强自己成为偶像型的人物呢?毕竟,办不到的事终究还是办不到。先把这一点搞清楚,然后尽早设法向对方恳切地表白,才是真正的相处之道。
也许如此一来,请求你的人可能会暂时表现出失望,但总比中途反悔要好多了。所以在考虑答应对方的请求前,应先仔细盘算自己能力是否能及。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不妨想想:一旦失约后对方对自己所产生的不信任感将如何。那么即使很难做到,也必须鼓起勇气加以拒绝。
预则立,不预则废
我们知道人生中的各种危机总是一点一点积累的,到了一定程度,才突然爆发。其实深交应酬中危机也是如此,因此,我们要学会早早地把隐患考虑周全,如果事到临头才去应对,难免会疏漏百出。
春秋时吴越之战,起初越国战败,越王勾践被俘沦为阶下囚。但吴王夫差是个胸无玄机、智力平凡的角色,他拒绝听从谋臣伍子胥的忠告,而被馅媚、贿赂所惑,而把自己的宿敌越王勾践释放回国。
越王回国后,马上把越国最漂亮的美女西施进献给夫差,夫差得到西施后,整天沉溺于酒色当中,骄纵恣睢,日甚一日。每逢西施胃病发作,手抚胸前的时候,那种病态美让夫差消魂落魄,一切军国大事都抛在九宵云外。对外,夫差贪图武功,北伐齐国,忠言劝谏的伍子胥被下令自杀。夫差的种种行为使太子友深感忧虑。为了让父王回心转意,他决心设计使夫差觉悟。
一天,太子友手拿弹弓,浑身透湿,一别狼狈不堪的样子,跑来见夫差。吴王见状惊诧非常,急忙询问原因。太子友说:“清晨我到后花园,听秋蝉在树枝上得意地鸣叫,正当蝉鸣高兴的时候,一只螳螂却聚精会神地拉开架式,准备捕捉秋蝉。而此时,螳螂压根也没想到,一只机灵的黄雀正在林中徘徊,它屏心静气,轻巧极了,两只闪亮的眼睛一刻也没有离开螳螂。黄雀专心致志地想吃到螳螂,正好我在一旁,马上准备拉开弹弓,集中精力瞄准,只顾黄雀,为提防脚下,结果,一下子跌到大水坑里,弄成现在这副样子。”
夫差听完太子友的叙述,似有所悟,他说:“看来这是因为你贪图近利,不考虑后患,瞻前不顾后是天下最愚蠢的行为。”太子友连忙接住吴王的话说:“天下最愚蠢的事,恐怕没有比这更厉害的吧?当初齐国无缘无故地去攻打鲁国,集中全部军队倾巢而出,自以为可以占有鲁国,没想到我们吴国正动员所有兵力,长途远征齐国,齐军惨败。眼看吴国可以吞并齐国了,岂料越国正在整顿军队,挑选那些愿战死沙场的勇士,由三江杀入五湖,挥师北方,一心要捣毁我们吴国,报当年越王受辱之仇。”听到此处,吴王全明白了,太子友所讲“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是规谏他罢北上伐齐之念。吴王哪里再能听下半句,大怒道;“这全都是伍子胥的那一套,妄想阻挠我的计划,伍子胥已经自杀,你再多嘴,我就要废掉你!”公于友悻悻然地退出去了。
果然,几年之后,吴王为了扬盟主威,率领大军北上远征。可是,由于大队人马连续二十天的急行军已经疲备不堪,成强弩之末之势,根本不能再战了。而此时,那位忍耐极强的越王勾践,马上丢掉忍耐,抓住这一最佳时机,向吴国发动突袭。夫差本土危急,赶忙回军救援,结果,被越军包围,吴军不堪一击,一战即败。最终,吴国都城沦陷,吴王无路可逃,只好自杀。
也许,吴王死前才后悔,不该不听伍子胥规谏,而把它杀掉;也才真正理解了太子友所讲的故事。所以临死之际,他用布把自己的脸蒙起来,表示他在九泉之下无脸再见伍子胥了,可惜,悔之晚矣!
越国灭掉吴国,正是螳螂捕蝉,不知黄雀在后,结果黄雀吃了螳螂。透过这一历史故事,不仅是我们感悟到:制定决策不能不考虑到极其复杂的社会环境。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社会集团,为了各自利益,为了生存和发展,互相敌对、联合、渗透,形成一种复杂的关系网。处在这个关系上的各单位,互相牵制。如“蝉’之背后有“螳螂”,“螳螂”之后又有“黄雀”的格局。
在社交应酬的时候也是如此,一定要辨明各种利害关系,识别其中潜伏的危机,注意首尾兼顾。不要做秋蝉,也不要做螳螂,哪怕你是黄雀,还要看看身边有没有藏躲着的弹弓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