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理解的眼光看别人,懂得大千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人也是各种各样的。别人不可能完全同我们有一样的观点与志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有不同的长处和短处,我们不能像要求自己那样要求别人。
宽容别人的过错,明白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包括自己在内谁都有缺点,谁都有可能犯错误。要给别人改正错误的机会,就像希望别人也原谅自己的过失一样。
对别人不要求全责备,要小事糊涂,大事明白,记住“水至清则无鱼”。对别人要求过高就会曲高和寡,对别人太苛刻就会拒人于千里之外,对别人横挑鼻子竖挑眼,就没有人愿意同我们共事。
除非是涉及到原则性的问题要搞清楚是非曲直之外,对一些无关紧要的事,不能抓住不放,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甚至有意装糊涂。绝不应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本来没有多大的事,却非要弄个水落石出,论出个我是你非,那只能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化解矛盾要首先从自己做起,记住你如何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如何对待你,要走进别人的心灵,自己就要首先敞开胸怀。
在生活中与别人发生分歧在所难免。处理矛盾和冲突必须有理、有力、有节。面对冲突,成熟的人强调“忍”,多说好话,避免争吵,但是,也要用一定的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1)多说好话,避免争吵
容易与人争吵者往往有三个毛病:一是说话含混,不坦白,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二是措辞激烈,口气生硬,没有回旋的余地;三是自以为是,盛气凌人,听不进别人的劝告。
所以,我们在和同事的交往中,要好话好说,而不能个性太强,应表现出温和的态度。
①对于同事间的不同看法,最好以商量的口气指出来。商量的口气,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容易被对方采纳;在语气上是平和的,对方听了舒服;在人格上是对对方的尊重,对方感到有面子。
②心胸开阔,能体谅对方在过激情绪下的言辞,不刺激或抓住对方不放。一些生性敏感的人,一遇到不顺心的事,火就不打一处来,而你再寸步不让,势必形成冲突的态势。
记得一位作家说过,原谅对方的过失才能成为朋友。只要能互谅互让,有些冲突是可以避免的。
③听取对方的意见要耐心,不要自以为是进行反驳。你要留心对方意见中合理的部分,及时地给予称赞,使事情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遇到对方持不合作的态度时,自己要冷静,要为能合作创造条件。
(2)能忍就忍,不可由着性子来
要缓解和避免与他人之间的冲突,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古训就说,小不忍则乱大谋。
历史上的韩信能忍,他敢受“胯下之辱”。孙膑能忍,甘愿装疯卖傻。韩信终成大业,孙膑则留下了传世兵法。
(3)壮起你的胆子
面对冲突,你首先要有胆量,用自己的胆量灭掉对方的威风,让他对你从心里产生怯意,这样,你就已经胜了三分。下面是一些壮胆的具体方法。
①先在心里打倒对手。感到对方对自己形成威胁时,不妨想想他的弱点。在你目所能及的范围内寻找他的毛病,用以消除你的紧张和胆怯。
②用你的眼睛盯视对方,给对方施加压力。“此时无声胜有声”,用这种方法可以给对方一种心理上的压力。这样做,不但不会受到对方的威胁,而且还会使对方不得不注意被你盯视的部位,使他心理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以此达到对你有利的效果。
③提高声音,用高声武装自己,制造压倒对方的气势。宏大响亮的声音,能够使自己产生坚强的信心,同时给对手施加压力。“嗓音增强信心”,产生的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可以说,声音是天生的武器,发挥得好,会使你勇气十足、信心百倍。
④参与竞争时,摆好身体架势,震慑对方。在进入竞争状态时,人的形体动作也可作为增强自信心的武器。比如在体育竞赛中,有的运动员有意识地昂头挺胸,摆出一副无所畏惧的架势,以增强自己战胜对手的信心。
当然,壮起胆子,实际上只是为自己打气,要真正提高自己,还需要在实践中增加才干。因为社会的竞争,说穿了便是人与人之间勇气的较量、意志的拼搏、才智的争夺。
(4)以后再说
难以接受的问题,不妨先拖一拖。
对方在激动时,所提出的问题,如果不能具体解决,往往容易陷入僵局,故对这类问题要加以回避。如是个人的事,可说:“这件事太复杂,先喝一杯再说”,这样表明态度,一时就使对方稳定下来,比两人争吵不休要好。在正式场合,比如在开会时引起争吵的话题,应先承认问题的重要性,然后说:“这个问题太棘手,无法立刻回答”,从而牵制住对方。或说“这个问题,改天再说”的答复,会比明确拒绝要好,可缓和激动情绪,收敛锋芒,避免纠缠不清。
(5)堵住他的嘴
每个人都不喜欢被人看透,如果你说“你一定会生气的”,对方一般不好意思发怒。
在谈判的场合,给对方提出不利条件,对方一定会强烈反对,拒绝话题内容。因此,在说到不利的正题前,应先说:“我知道你一定会生气”之类的话。
自己被别人看透后,基于防卫本能,保护自尊心,会脱口而出:“我才不像你所说的!”表示自己没有被看透,自己并不小气。这样,即使谈话内容再不愉快,对方也不好意思轻易发怒。
别人质问怎么应对
质问是一种追根究底的表现,而且还必须具备勇气。因此,不断发问的人,所得到的评价往往较高。
相反的,被质问的一方,如果能合宜地对答也就没事,不过,窘境却时常发生。况且,有的人以为发问是一种值得奖励的行为,而故意找一堆疑难杂症来,想把人难住。如果没有一套巧妙应对的方法,也许会在意想不到下吃了大亏。
在会议席上,经常看到有些人碰到棘手问题时常常以“今后会善加处理”、“将来会检讨、改进”之类的话来搪塞。有的人甚至把问题敷衍过去,转移话题。这些处置方法,都是对答难题的妙招。这里再介绍一些:
(1)试着反过来问
有的人在会议席上,碰到别人质问时,就心慌意乱不知如何对答。当大家的视线全集中在自己身上时,更不知所措了。这时候,可以反问对方:“那么,您认为怎么样?”其中有的人是明知故问,反问对方是扭转情势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