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锦绣良缘之北地王妃男主是谁 > 第105章新旧交替(第2页)

第105章新旧交替(第2页)

“都别动。”张达忽然冷静下来,并且主动伸出手,“王爷,我等跟你走。”

黑甲兵看着楚随风。

楚随风点点头,黑甲兵这才过去将所有人都带上了铁链和脚镣。

“他们还在做美梦,等着那几个文官救下他们了。”等张达等人被抓走以后,司锦寒笑着说。

“司马功应该处理好了。”楚随风转身融入到夜色中。

“王爷三公子慢走。”醉月楼的老鸨看到他们带着黑甲兵出来,恭敬地将他们送到了门口,而整个醉月楼此刻却十分安静,所有的客人在看到黑甲兵的那一瞬间,就全都跑到各位姑娘房里老实待着了。

张达本来将希望寄托在各府在位的文官上,可是到了牢中,他才发现,原来他想错了。

“父亲。”一进牢狱之中,他就看到自己在督察府当文官的二儿子。

“明前,怎么连你也在”张达惊讶地看着自己的儿子,而顾不上安慰其他张家的人。

“督察投向了王爷,我们张家完了。”张明前哭着回答。

“怎么会”张达受不了这个打击,一屁股坐到了地上。“督查不是皇上的人吗”

当今皇上对楚随风这个儿子并不喜,甚至还处处防着楚随风。督察府里的施督查就是皇上派来的文官,并不受楚随风的约束。

而北地的文官则大多数都是督察府提拔的,所以张家几府才会对楚随风有恃无恐。只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现在连督察府都属于楚随风了。难道楚随风真的要脱离朝廷的管辖

想到有这个可能,张达一脸死色。

一切都是他太自以为是,太大意了,认为楚随风只是封地的王爷,北地寒苦,楚随风绝对不敢对朝廷有不敬之心,却忘记了楚随风为人的强悍和霸道。

那样一个在战场上热血的人,又岂能甘心被人束手束脚

“父亲。”看到张达吐出一口老血昏过去,张家男子全都哀嚎起来。

楚随风雷厉风行,将参与破坏的各府全都清缴了,至于几府的旁支,只要有人参与,全都不会放过,而没有参与的旁支则没有受到任何的牵连。

这样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的得了民心。

施督查的倒戈,也让督察府的文官有了地震般的人员变动,与此同时,新兴的白家、马家和陈家等,则在最短的时间内接替了张、吉、夏等家族的生意,但这几家却没有完全接受所有的生意,那些生意被楚随风分散给了别的生意人。

这样一来,丰城原有的格局彻底被打散了。

当然张家吉家等贵族毕竟扎根北地多年,盘根错节,楚随风就是抓,也有漏网之鱼。这些人时不时会冒出来捣乱,可惜有司锦寒司马功等人在,这些人连一点儿浪花都没有翻起来,人就完蛋了。

“皇上,据探子禀报陵王在北地铲除不少世家。”京城内,早朝上,太师出列向皇上禀报新得到的北地消息。

“陵王”上首的皇上听了阴沉着脸追问一句,“他为何如此做”

“陵王在北地变革,鼓励百姓多开垦土地,而各世家不赞同新法,因此陵王震怒而排除异己。”太师低着头回答。

“父皇,如果陵王在北地广开土地,他手里有重兵,要是成功的话,朝廷越来越难以掌握他了。”太子出列说出自己的担忧。

“他是朕的儿子,是朝廷的官员,他敢”皇上震怒。

“皇上息怒。”翰林学士站出来提出不同的意见,“北地气候寒冷,一年之中有一半的时间属于冬季,即使陵王鼓励百姓多开垦土地,收入也微小。而且皇上刚刚下了圣旨,让陵王用赋税替代了军饷和粮草,陵王的做法也无可厚非。”

“启禀皇上,北地气候寒冷,能种植的大多数是豆类,老臣可以肯定,即使陵王鼓励百姓大面积开垦土地,一年的收入也不会有多少增加。”大司农也站出来。

“父皇,儿臣觉得北地地广人稀,气候寒冷,北边还有鞑子骚扰,这么多年陵王兢兢业业守着边城,才将鞑子挡在外部。如果赋税不足以抵上军饷和粮草的话,一定会影响到边城的安危。”八皇子也拱手站出来说。

太子冷笑着看着八皇子,“八皇弟是在埋怨父皇下的旨意”

皇上听了脸色一冷,八皇子心里暗自叹息,面上却很严肃,“请父皇明察,儿臣只是关心边城的安危。北地一边的赋税到底有多少,父皇比儿臣更加清楚。这些年,江南各处天灾较多,让朝廷负担起北地的军饷和粮草,父皇的压力也很大。但是既然想让马儿跑,就必须让马儿吃饱,陵王鼓励百姓开荒种田,无非也是想凑足了粮草,好为父皇解决掉后顾之忧。”

皇上看到八皇子大气凌然的模样,又想到这些年这位儿子对朝廷之事向来没有什么野心,在心里衡量一下,倒是赞同了八皇子的话,“八皇子说得言之有理,陵王镇守边城,北国的鞑子向来对我大秦虎视眈眈,有陵王在,朕倒是少了后顾之忧。既然朕让陵王以赋税代替军饷和粮草,他在自己的封地上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吧。”

皇上一句话,完全堵死了太子和太师继续说的话。

“皇上圣明。”一群大臣高呼。

“皇上,臣觉得太师也是为朝廷朝廷着想,虽然说北地是陵王的封地,但是重要的官员还是应该派朝廷内的臣子去监督比较好。”上一届的状元袁彦召站出来禀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