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做人要懂的逻辑思维 > 第十章 做人要学会说话02(第1页)

第十章 做人要学会说话02(第1页)

齐宣王听此,不禁胆颤心惊,心想:“可别小看了这丑女子,说起话来句句切中要害,居然敢直言不讳地指责我和朝政之弊,而且讲出一大套治国安邦的道理,真不简单!”又想到这四大潜在的“危险”,更是不寒而栗,于是长叹一声:“唉!今番一席话真是深刻透辟,从未有过像无盐女子这样直言规劝于寡人的,寡人的确是处在危险的境地。”

自此,齐宣王猛醒,再不敢整天饮酒作乐,勤于朝政,下令停止渐台的修筑,罢免阿谀逢迎之徒,招纳贤人能士,整顿兵马,齐国逐渐大治,而齐宣王也纳了丑女无盐为王后。

丑女无盐规劝齐宣王一事,姑且不论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事,我们仅就她采用的说话方法来说,这是一种先急后缓的方法,也就是说无盐先借“隐言术”引出激烈的言词,占了上风,使齐宣王大吃一惊,犹如当头棒喝,必然会引起高度重视,极想知道这四种“危险”是什么?此时无盐便由急转缓,慢慢说来,虽则是平铺直陈,但这徐缓的语句中,却非常有份量,条分缕析,字字千斤,发人深省。可见无盐将急缓融为一体,获得极佳的效果。

战国时期,齐威王既立,自恃国富兵强,每日饮酒作乐,听音乐,不修国政。有谏言者必遭冷遇和惩处,至使国运日衰,九年之间,韩、魏、鲁、赵都起兵来伐,齐屡屡大败。

忽然有一天,有一个士人求见,自称“姓邹名忌,本国人,知琴”。威王喜欢音乐,便召而见之。邹忌拜见威王后,手抚琴弦却不弹奏。威王说:

“听说先生善于琴音,今抚琴而不弹,这是为什么?”

“琴者,禁也。所以禁止淫邪,使归于正。昔日,伏羲作琴,长三尺六寸六分,象征着三百六十六天;宽六寸,象征六合;前面宽后面狭,象征尊卑贵贱;上圆下方,象征天地;五弦,象征五行;大弦为君,小弦为臣。其音浊者宽而不弛,君道也;清者廉而不乱,臣道也。第一弦是宫弦,第二弦为商弦,三弦为角,四弦为徵,五弦为羽。文王、武王各加一弦,文弦为少宫,武弦为少商,以合君臣之恩。君臣相得,政令和谐,治国之道,也不过如此。”

威王听了,非常高兴,说道:

“好啊!先生既知琴理,必审琴音,请弹一支曲子吧!”

“臣以琴为事,则审于琴;大王以国为事,岂不审于为国哉?今天大王抚国而不治,和臣抚琴而不弹,有什么两样?我不弹琴,大王心中不畅;大王不理朝政,恐怕百姓也不乐意吧!”

齐威王恍然大悟,原来邹忌是用琴进谏。遂将邹忌留在宫中,第二天,齐威王沐浴更衣,召见邹忌,与之谈论国事,威王决心节饮远色,息民教战,经营霸王之业。

邹忌知道齐威王不爱接受意见,直谏恐难取得好的效果,于是有一天他入朝去见齐威王,对威王说:

“我确实知道我不如徐公美貌,但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惧怕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所以他们都说我比徐公貌美。如今齐国地方纵横千里,城池一百二十座,后宫的夫人,姬妾及仆从,没有不偏爱您的;朝廷的大臣,没有不惧怕您的;全国上下,没有不有求于您的,由此看来,您受了很大的蒙蔽啊!”

威王听了说:“讲得好!”

于是下令:所有群臣、官吏、百姓,有当面指责我的过失的,受上等奖赏;直接上书的受中等奖赏;在大庭广众之下批评让我听到的受下等奖赏。

这道命令下达后,君臣进言规劝,一时间纷至沓来。几个月之后,来人渐稀。一年之后竟然绝迹。燕、赵、韩、魏听到这个消息,都到齐国来朝见威王。齐威王的名声大振,国家也逐渐强大起来。

激活死脑筋:

当一种说话的方法达不到效果的时候,我们不妨改变一下思路换一个方式去进行说服,往往就会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口“剑”胜真剑

战国时期,赵国国君赵文王非常喜欢剑术,他搜集了三千多名剑士在宫中作门客,天天在他面前击剑比武,每年要死伤一百多人。尽管如此,赵文王对剑术的兴趣却丝毫未灭。这样过了三年,国势每况愈下,诸侯们都在暗中设法算计他。

赵文王的儿子太子悝对父王这样的做法很担忧。有一天,他对随从们说:“你们大家听着,谁能说服大王不再养剑客击剑比武,我赏他黄金千两。”随从们异口同声地说:“殿下,只有庄子能做到。”

于是,太子悝派人给庄子送去千两黄金,庄子说什么也不肯收下,便和使者一同去见太子悝。庄子对太子悝说:“殿下,常言道‘无功不受禄’,为何赏我黄金千两?是否有事求于我?”太子悝说:“听说庄子先生十分高明,这点小意思是送给先生仆从的一点开销。先生若执意不肯收下,我又怎么敢说!”庄子说:“听说殿下是要我去制止大王对剑术的爱好。假使我的话不中大王的意,不但有负殿下的重托,而且我必然招来杀身之祸,我要千两黄金何用?如果我的话能说服大王,又使殿下称心如意,那么我向赵国的要求有什么得不到的呢?”太子悝说:“庄先生所言极是,但我父王只愿接见剑客。”庄子说:“正好,我对剑术很内行。”太子悝说:“庄先生,不过我父王所接见的剑客,都是蓬头散发,帽沿压得很低,帽上有个粗大的帽缨,衣服前长后短,横眉瞪眼,说话粗野而简单。如果先生坚持穿着儒服去见我父王,事情必定弄糟!”庄子说:“那好吧!就请殿下叫人为我制做一套剑客服装。”

三天后,庄子穿上新做的剑客服装,扮成剑客,由太子悝引见赵文王。只见赵文王拔出剑来等候着,庄子慢条斯理走上前去,也不向赵文王下跪。赵文王见这位“剑客”有些奇怪,便问道:“这位剑士有何赐教?是否让太子先作介绍?”庄子不等太子悝介绍,便抢先回答说:“大王,这倒不必,在下听说大王喜欢剑术,特用剑术晋见大王。”赵文王又问:“不知剑士用什么剑法来制服对手?”庄子回答说:“大王,在下的剑术十步杀一人,千里无阻挡。”赵文王一听,非常高兴,称赞说:“佩服,佩服!这真是天下无敌啊!”庄子说:“大王,依在下看来,击剑这种事,先要示出一些虚招,给人以可乘之机,发动在后,抢先刺中。希望能为大王表演。”赵文王忙说:“不急,不急!剑士刚到,不妨先住在馆舍休息,寡人自然会安排比武的,到时候再来请剑士。”

赵文王心想,要对付这么厉害的剑客,必须要从门客中挑选出几位最好的剑客才行。于是用了七天的时间选拔剑客,先后死伤六十多人,最后选出了五、六名高手,让他们持剑站在殿里,并派人去请来庄子。赵文王对庄子说:“剑士,今天请您与他们比武。”庄子回答说:“大王,在下已期盼很久了。”赵文王问道:“不知剑士喜欢用什么剑,长短如便。”庄子回答说:“大王,在下什么剑都可以使,不过,在下有三种剑,大王可以任意挑选。让在下先介绍一下,然后再比武。”赵文王说:“那好吧!请剑士说说您那三种剑。”庄子于是说:“大王,在下的三种剑有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赵文王问道:“天子剑怎么样呢?”庄子回答说:“这天子剑嘛,是用燕国的山河作剑峰,齐国的泰山作剑刃,晋国、卫国作剑脊,周国、宋国作剑首,韩国、魏国作剑柄,外面包着四夷,裹着四季,缠着沧州,绕着恒山,用五行来制造它,用刑罚道德来议论它,阴阳使它打开,春夏为它保养,秋冬供它运行。这把剑,突刺,不可阻当;高举,直冲九霄;下劈,深入黄泉;左右挥动,旁若无物。上能劈开浮云,下能斩断地维,一旦使用,便能匡正诸侯,使天下驯服,这就是天子剑。”赵文王一听茫然失神,又问:“那诸侯剑呢?”庄子回答说:“这诸侯剑嘛,乃是用智勇之士作剑锋,清廉之士作剑刃,贤良之士作剑脊,忠诚之士作剑首,豪侠之士作剑柄。突刺,也不可阻当;高举,也直冲九霄;下劈,也深入黄泉;左右挥动,也旁若无物。在上效法圆天,顺应日月星三光;在下效法方地,顺应春夏秋冬四时;中间使百姓和睦,四方安定。一旦使用,就好像雷霆一样山摇地动,四境之内,没有不归服而听从君王命令的,这就是诸侯剑。”赵文王越听越觉得有趣,又问:“那么庶人剑又怎么样呢?”庄子回答说:“至于庶人剑嘛,剑客们蓬头散发,帽沿压得很低,帽上有个粗大帽缨,衣服前短后长,一个个横眉瞪眼,说话粗野而简单,他们在大王面前击剑比武,上斩头颈,不刺肝肺。这种庶人剑,相互厮杀,犹如斗鸡一样,一旦送了命,对国家毫无益处。现在大王有天子诸侯的地位却喜欢庶人剑,在下替大王感到太不值得了。”

赵文王听庄子说剑,欣喜万分,急忙拉着庄子的手走上殿来,并叫人摆上酒菜,赵文王围着饭桌转了三圈,心里很不平静。庄子忙对赵文王说:“大王,请坐下定定神,关于剑的事,在下已经全部讲完了。”

自此以后,赵文王三个月未出宫,他过去养的剑客既气愤又羞愧,就纷纷自杀了。

激活死脑筋:

尽管庄子说三种剑的故事,是纵横家借庄子之口而编造的,与庄子本人的道家思想没有多大关系。仅就故事中所表现出的攻心术来看,却是相当机智和巧妙的。假扮剑士只是为了迎合赵文王之所好,取得信任的第一步,关键在于利用巧说“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这三种剑,暗喻出治国的道理,藉以规劝赵文王当好国君,治理国事,匡正诸侯,让百姓安居乐业。用口辩之“剑”击败了真刀真剑,的确展示了出奇制胜的妙用。

一剑封喉

战国时期,楚庄王即位三年,不理朝政,终目围场狩猎,与姬妾饮酒为乐。为杜绝大臣进谏,悬号令于朝门:“有敢谏者,杀无赦!”

大夫申无畏入宫进谒庄王,只见庄王右抱郑姬,左抱蔡女,盘腿坐于钟鼓之间,对申无畏说:“大夫进宫,是想饮酒呢?还是听音乐呢?还是想说什么呢?”

申无畏回答说:“我不是来饮酒听音乐的。刚才我走过郊外时,有个人对我说了几句莫名其妙的话,我不解其意,请教大王。”

庄王说:“什么莫名其妙的话连大夫都不能理解,我愿闻其详。”

申无畏说:“有一只大鸟,身披五色羽毛,到楚国已经三年了,不见其飞,不闻其鸣,不知是什么鸟?”

庄王知道这是在讽刺自己即位三年不理朝政,所以笑着说:“我知道这是什么鸟,它不是一般的鸟,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

申无畏听了庄王的话,默默无语退出宫门。

庄王仍每日饮酒作乐,不改初衷。大夫苏从求见庄王,哭着对庄王说:“我要死了,楚国也要灭亡了。”

庄王问:“你为什么而死,楚国为什么而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