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塔木德智慧全书全文 > 第二十二章 人每时每刻都需要朋友犹太人论交友(第1页)

第二十二章 人每时每刻都需要朋友犹太人论交友(第1页)

犹太人认为,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平等而有尊严的,只有相互的尊重和欣赏,才能创造出和谐的人际关系。

正如《塔木德》书中所云:人和人的基本权益都是平等的。

尊重你身边的每一个人

富兰克林有一种很好的摆脱唯我独尊的方法,这使他在必要时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思,他养成了一种习惯,在他表明他的意见时,用一种比较模糊灵活的言词,以致四十年之中,没有一个人认为他说过任何武断的话。

这里有一条很好的交际原则:不要说太过自信的话,凡事以尊重他人为基础。如果你能坚持这一条原则,则你将来发现你曾经说过的话有错误时,也不必收回你以前所说的话。你应该知道:你所表达的意思或信仰,毕竟还只是你个人的意见和信仰而已,而别人也还仍然保留着他自己的意见和信仰,并且拥有取舍的权利。做到了这一点,别人自然不会盯着你的错误不放,而你呢,也不用为了自己的面子而坚持着错误,这样一来,自然就避免了陷入唯我独尊的可怕境地。

自尊心是每一个人都拥有的,无论他是高高在上的一国领袖,还是沿街乞讨的流浪者。然而,在待人处世方面,我们往往是过分地强调了自己的自尊心,而把别人的自尊心踩在了脚底下。

林肯住在印第安纳州鸽湾谷的时候,年纪轻轻,喜欢评论是非,还常常写信和诗讽刺别人。他常把写好的信扔在乡间路上,使被讽刺的对象能拾到。

林肯在伊利诺州春田成师时,仍改不了这一毛病。1842年秋,他又在报上写了一封匿名信讽刺当时的一位自视甚高的政客詹姆士·席尔斯,被全镇引为笑料。席尔斯愤怒不已,终于查出写信者是林肯,他即刻骑马找到林肯,下战书要求决斗。林肯并不喜欢决斗,但迫于情势,只好接受挑战。他选择骑兵的腰刀作为武器,并向一位西点军校毕业生学习剑术,准备到决斗那一天决一死战,幸亏在最后一分钟被人阻止了,否则很难想象“两虎相争,必有一伤”的局面会怎么样。

这是林肯人生中最深刻的一个教训,从此他学会了与人相处的艺术;他再也不写信骂人、任意嘲弄人或为某事指责人了。此刻的他深刻地明白了一个自尊心受到伤害的人会有怎样可怕的举动。

南北战争的时候,林肯新任命的将军在战争中一次又一次地惨败,使林肯很失望。全国有半数以上的人,都在臭骂那些无用的将军们,但林肯却没吭一声。他喜欢引用一

句话:“不要评议别人,别人才不会评议你。”

当林肯太太和其他人对南方人士有所非议的时候,林肯总是回答说:“不要批评他们;如果我处在同样情况下,也会跟他们一样的。”

也许,任何时候都要顾及别人的自尊心,这就是林肯善于与人相处的秘诀,也是他的成大事之道。

犹太人之所以把他们的足迹留在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并创造出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商业成就,尽管也不时因自身的“暴富”或充当有“吸血虫”之称的高利贷者而遭受异族的践踏和杀戮,但他们作为一个弱小民族能够凭自己的信念和出色的成就而生存下来,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在某种意义上,犹太人所持尊重他人的道德观念——相互尊重,彼此宽容,正是支撑他们在激烈的竞争压力和强权夹缝中求得生存的艺术。

摒弃偏见,平等待人

塔木德告诉人们:人生而平等,根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没有权力借后天的给予对别人颐指气使,也没有理由为后天的际遇而自怨自艾。在人之上,要视别人为人;在人之下,视自己为人。这是做人的一种基本姿态,也是为人的原则之一。

因此,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摒弃对他人的狭隘与偏见,平等地待人。

玛丽·凯是美国著名的管理专家,在她成名之前曾是一家化妆品公司的推销员。有一次,她参加了一整天的销售练习,很渴望能和销售经理握握手。那位经理刚刚作了一篇十分鼓舞人们士气的演讲。玛丽在队伍里整整排了3个小时才好不容易轮到她和那位经理见面。但遗憾的是,那位经理根本没有拿正眼看她,只是从她的肩膀上方望过去,看看队伍还有多长,甚至根本没有察觉他要与玛丽握手。玛丽等了3个小时,就获得了这样的一个接待!她觉得人格上受到了侮辱,面子受到了伤害。于是她立志做一个经理:“如果有一天人们排队来和我握手,我将给每一个来到我面前的人全然的注意——不管我当时多么疲劳!”后来,玛丽·凯的愿望真的成为了现实。以她自己名字命名的化妆品公司终于成为一家具有相当规矩的大企业,也有很多她的慕名者来找她握手,她确实始终坚持她以前曾发过的誓言。她说:“我有很多次站在长长的队伍前,与各种人士作长达数小时的握手,一旦感觉疲劳了,我总是想起自己从前排队和那位经理握手的情形,一想起他不正眼瞧我给我带来的伤害,我立即打起精神,直视握手者的眼睛,尽可能地说些比较亲近的话……”在人之上,要视别人为人;在人之下,要视自己为人。这不仅是一个心态的问题,也是一个道德问题。其实,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态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一天晚上,闲着无事的艾森豪威尔在营帐外散步。他看见一个士兵正在营帐背后黯然神伤,便走了过去,“嗨,看来我们是同命相连啊,我的心情也特别不好,我们可以走走吗?”士兵看到艾森豪威尔的突然出现原本很紧张,可万没想到这位尊敬的将军竟在他最需要朋友倾诉的时候会来邀他散步。自然他感到万分荣幸。当然他们的谈话也很放松。用这位士兵的话说:“那天晚上他不再是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我也不再是默默无闻的小兵,我们是无所不谈的朋友。”正是那次谈话,使这个一向都很悲观的士兵乐观了起来,在以后的战斗中显示了出奇的英勇。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作为英国皇权至高无上的拥有者,一向就很傲慢。一次,在和丈夫阿尔伯特亲王发生激烈口角的时候,也流露出了居高临下的语气,伤害了亲王作为男性的尊严。为了表示不满,亲王一句话也没有说就进了自己的房间,并把门紧紧地关了起来。几分钟之后,有人来敲门了。“谁?”亲王气呼呼道。“我,快给英国女王开门。”维多利亚依旧傲慢地回答。阿尔伯特一听,心里就不大受用,更别说开门了。隔了许久,敲门声再次响起,但这次温柔了许多,还听到一个声音轻轻地说道:“阿尔伯特,是我,维多利亚,你的妻子。”房门打开了,怨气全消的阿尔伯特站在门口,两个人终于重修旧好。维多利亚女王把宫廷里的那一套架势拿到两个人的世界来显示显然是错的。处于劣势地位的人们原本就很敏感,任何一点点异常的举动都会引起他们极大的注意,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在矮个子面前别说短话,处于高位的人要照顾底下人的情绪。同时,处于卑微地位的人们更应树立起自尊自强的信念,因为很多时候,如果连你自己都看不起自己的话,又怎么能让别人看起你呢?几年前,一家日本公司里,中国员工因工作权益问题与日方老板发生了冲突,而且愈演愈烈,最后愤怒如一头母狮的女老板提出要当事人向她下跪以示悔悟和赔礼道歉,否则就扛起行李走人。很多工人在老板的淫威下屈服了,弯下了他们那一双双本已习惯站着工作的双膝。正当女老板用她那傲慢而又洋洋自得的眼睛逡视着时,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却笔挺地站到了她的面前。“为什么不跪?”女老板咆哮着。“因为你没有权力那样做!”中国小伙子以一种愤怒而又傲不可侵的目光逼视着她。“在这里你必须听我的,不然就滚!”女老板气急败坏地将手中的文件夹狠狠地摔到了桌上。就这样,这个年仅20几岁的郑州小伙子当日就被开除了。记得当时这次事件在国内引起一场不小的风波,几乎全国大大小小所有的媒体都予以不同程度的关注,甚至有些大学和其他机构还就此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学习和研讨。就这件事本身而言,除了民族情绪外的作用外,还有一些更为本质的东西,那就是做人的尊严。那个小伙子之所以被人崇拜,被人颂扬,就是因为他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捍卫了一个民族的尊严和自己的做人尊严。松下幸之助在给他的员工培训时曾有过这样的一段论述:“不怕别人看不起,就怕自己没志气。人须自重,尔后为他人所重。应该让人在你的行为中看到你堂堂正正的人格。”当然,自重并不仅在于不自卑,也在于不要在行为表现中玷污甚至丧失人格。在今天的社会条件下,复杂的生活方式,各种不正当的诱惑,金钱物质的刺激都可能使这件事情发生。没有自重的人也许会以为他个人赢得了许多东西,但他却丢掉了最根本的,那就是他自己。说到行为的分寸,我们大家的体会就更多了。真理哪怕是只超过一小步,便是谬误。在表现自己的身份与他人交往时,有许多事情是极微妙和细腻的。缺乏节制的行为常是因小失大的开始。富兰克林说他做外交官成功的秘诀是:“尊重任何交往对象。我不会说任何人的缺点……我只说我认识的每一个人的优点。”

以平等的心态和别人相处

犹太人培养孩子独立意识的做法,在我们看来虽有些残酷,但绝对理智。它正是犹太民族长期流而不散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种相信自己的思想,是孩子们独立意识形成的基础,它使犹太小孩从小便有独立生活的意识。他们相信,只有自己才能养活自己,靠别人来生活绝对是天真的幻想。

因此,他们在任何条件下,都能顽强地生存下去。他们凭借的是自己的能力,再加上强烈的生存意识,他们当然能找到赚钱的好办法去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

而商业经营者作为独立掌握自己命运的分子,首先应具备的便是这种理智的独立意识与生存意识。

这种意识还构成了犹太商人自我保护的“防护膜”,使他们从不陷于别人的商业陷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