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先帝亦是如此,看着道貌岸然,实则最为小气。
当权者,谁不享受被人捧着的感觉?
曾王没想到这次自已竟然误打误撞地,在陛下那里成功地扳倒了谢行之一次。
这件事无疑给了曾王很大的信心,接下来的几日里,他每日都会到漕运,故意找谢行之的碴。
陆景言受了伤,这两日正在驿馆里养着呢。
曾王想了想决定自已出手
他每日都会到漕运骂街,激怒谢行之,随后被谢行之派人赶回了驿馆。
回到驿馆后的曾王,就开始酝酿情绪给陛下写奏章。
为了让自已的折子更加地声泪俱下,曾王这些日子,没少看话本。
傅弘深也没有让他失望,每收到曾王的一封奏章,他便在朝堂之上发一次脾气。
百官也从原先的惊讶变为了习惯,不少官员还会站出来附和一二。
这些开口的官员陛下总会亲切地询问其姓名,然后让他们发表自已的想法。
朝堂官员众多,见陛下如此厚待这些打小报告的官员,一时间对谢行之的口诛笔伐达到了极致。
不少官员落井下石,更有甚者,在朝堂处骂起了谢行之。
说他贪功冒进,不识抬举。
江渊素来是个闲官,有自知之明。
他知道自已这官是买的,并无才华。
毕竟除了钱,他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但这事关乎到谢行之,他的女婿被人如此欺负,他哪里还坐得住?
于是,江渊站了出来,先是替谢行之向陛下认了错,并保证回去会让女儿写信规劝世子。
请陛下念在往日的情分上,莫要听信小人谗言。
他这话一出,在场的官员就不服气了。
江渊不过是一介商贾,仗着有几个臭钱,捐了个官做。
还真把自已当盘菜了?
于是,官员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开始攻击江渊。
江渊虽然不是文官出身,但他是商贾出身啊!
想当初,他走南闯北行商的时候,什么场面没见过?
对付这种泼夫,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