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豹勤政爱民,为官清廉,不逢迎上司,不奉承魏国君主,所以虽然政绩显着,却并没有受到魏文侯的赏识。
相反,君主左右的大臣因西门豹触及其私党的利益,嫉恨他一毛不拔,缺少奉给自己的礼物,总想方设法诋毁他,诬陷他,以至于魏文侯偏听偏信,竟准备把他招回京城,罢去他的官职。
西门豹拜见国君后,魏文侯当面责备一遍,受宠的大臣也添油加醋地批评了一番。
西门豹一句话也不说,委屈埋在心里,抬头请愿道:“从前臣才疏学浅,不知该如何治理地方,现在国君和诸位大人的‘教诲’,使我学会了治理的方法。但请求再给我一个机会,换一个地方治理一年,如果还是治理不好,国君可以砍掉我的脑袋以泄民愤。”
魏文侯答应了他的请求。
西门豹到新地方上任后,一改往日清廉,大肆盘剥百姓,弄得地方怨声四起,他又不断地贿赂魏文侯的亲信大臣,让其在魏文侯面前多说他的好话。
一年任期届满,他进京晋见国君,魏文侯满面笑容地赞美他治理有方,左右大臣同样交口称颂不已。
西门豹听了,怒气冲冲地骂道:“臣以前忠心为国君治理地方,有政绩受百姓拥戴,国君要罢去我的官职。这一年来,臣实际却是压榨百姓、欺上瞒下,国君却赞美夸奖我。这不是很愚蠢的行为吗?我西门豹不能屈节求荣,做愧对百姓的贪官!请国君恩准我辞官回家!”
说罢,他当场奉交官印,等着文侯发落。
魏文侯省悟过来,惭愧地扶起西门豹说道:
“寡人如今才明白事情的真相,请你原谅。我保证从今亲贤臣,远小人,任贤使能,就请你继续为我国尽力吧。”
滴水感悟
一公斤事实胜过一吨道理。西门豹用事实说话,所以他的话更有说服力。
巧言避祸
一次,楚将要杀吴国的使者沮卫,想以此来威慑吴国。沮卫面对利刃,笑着说:“这是我们吴国的福分啊!”
楚将不理解他的意思。
沮卫说:“今天祸在我一个人身上,福却在我们整个国家,怎么能不高兴呢?你们如果待我如宾,吴国会松懈斗志,很容易被你们所打败。现在你们把我杀了,吴国闻讯会把城池挖得深深的,把堡垒筑得高高的。另外,将土们会因为你们不顾道义,杀害使者而怒不可遏,奋勇作战,势必要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楚将见沮卫说得有理,不仅没有杀他,还以宾礼相待。并且,放弃了这次的作战计划。
滴水感悟
“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驱之”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多的就是以个人的祸换取国家福音的人。敌将也许不是被沮卫的言语说服,而是被他的一腔正气说服吧!
考虑对方的心情
晏子见齐景公对百姓残暴,想规劝他一番。
一次,晏子听说齐景公从鸟窝里捉到一只小鸟,后又可怜它,送回窝里,就向齐景公道贺说:“了不起啊,大王!您这是做了圣人的事啊!您的仁爱之心,已经在禽兽身上表现出来了,何况对于人呢?我想,您一定会更爱百姓。”
齐景公听了,忽然想到前天被他关起来还没来得及判刑的厨师,忙说;“把那个厨子放了吧,我要做个好君主。”
滴水感悟
说服别人一定要考虑对方的心情。晏子在批评之前先赞美,这种方法值得借鉴。
“腊月被蛇咬”
隋朝时有一人很聪明,就是口吃,杨素很喜欢跟他开玩笑。
某年的冬天,他戏弄这人说:“有个大坑深一文,方圆也一丈,把你放在里面,你有什么办法出来?”
这人问:“有梯吗!”
杨素说:“没梯,如果有梯就不用问了。”
“白白白日,夜夜夜夜里?”
杨素说:“怎么要问白天夜里?只说你怎样出来。”
这人就说:“如果不是夜里,眼睛不瞎,怎么会走到大坑里?”
杨素大笑,接着又说:“假如突然命令你去做将军,有一小城,守城兵士不足1000人,城中粮食也只够吃几天,而城外已被数万敌军包围,危急中派你到城中去,你会有什么好的计谋?”
这人问:“有有救兵吗?”
杨素说:“正因为没有救兵,所以才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