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大富豪说:“至少将眼光放在未来五年的发展上,确切地窥测出可能发生的问题和可以运用的机会。”青少年的未来充满了奇妙的变数,既可能平平凡凡,也可能成就杰出。这不是靠运气,而是靠远见。对青少年来说,眼前的得失成败微不足道,关键是要为未来成功准备充足的条件。
看问题要全面
子贡去参加百姓的年末宴会,回来后对孔子说:“那里的老百姓娱乐起来比王公们还要狂妄,由此可见,他们并不像您讲的那样勤劳。”
孔子说:“这你就错了。要知道,不管看问题还是想问题都要全面,这样得出来的结论才是正确的。对于他们的行为,你的看法有失公正,老百姓一年忙到头,当农活做完了,放松一下也是应该的。如果叫他们光干活而不休息,光吃苦而不娱乐,就连文王和武王那样的贤明君主在世,也是难以把国家治理好的。”
滴水感悟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伟大的导师列宁也曾这样讲:只有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
有劳有逸
养由基是楚国的神箭手,有一天,他向人们显示自己百发百中的射箭技术。他站在百步开外的地方,射柳树的叶子,箭箭命中,围观的人无不拍手叫好。正在这时,有人说:“好功夫!现在看来,我可以教你射箭了。”
养由基听到这样的话,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停下手问道:“我已练到了百发百中的程度,又有什么需要你来教的呢?”
那人说:“要想永远百发百中,就必须懂得休息。有劳有逸,才能处在不败之地。要不然,就会弓端不正,箭发不直,脱靶就难免了。这就是我要教给你的。”
滴水感悟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劳逸结合。有劳无逸,身体会崩溃;有逸无劳,学习和事业会荒废。劳逸适度,学习和工作才会产生持久的效率。
民为贵,君为轻
齐国的使者到了赵国,赵威王首先问:“你们国家的年景还好吧?”
齐国使者说:“托您的福,还好!”
赵威王又问:“齐国老百姓的生活还好吧,今年的收入应该不错吧?”
齐国使者还是回答:“托您的福,还好!”
赵威王问:“国君的身体还好吧,宫内的政务应该没有什么吧?”
齐国使者很不高兴,怪赵威王先问年成、百姓,再问国王,简直是尊卑无序、贱贵不分。
赵威王说:“我不赞同你的观点,我这么做恰恰是尊卑有序,贵贱可分啊。想想看,如果没有好年景,哪能有百姓的好生活;没有百姓的好生活,哪有国君的安宁日子和健康身体呢?”
听了这些话,齐国的使者无言以对。
滴水感悟
孟子曰: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所谓得民心得天下,只有百姓的日子好了,国家才会出现长治久安的局面。
小心得不偿失
赵简子想发兵攻打齐国,声明谁若反对此事,就处以死刑。
这时,他的部将公卢旺大笑不止。
赵简子问他:“你为什么总是笑个不停呢?”
公卢旺说:“我想起了一件往事,忍不住要笑。”
赵简子说:“能不能讲出来,让我们都乐一乐啊?”
公卢旺说:“记得有一年,采摘桑叶的季节,我的邻居夫妇二人一同到了田间。丈夫见桑树丛中有一位漂亮姑娘,就动了心。他抛下自己的妻子去追姑娘。一直追了好久,也没有追上。等他回到妻子干活的地方,才发现妻子不见了。
回到家里一看,妻子已带上所有的家当离去了。那位邻居追女丢妻,人财两失,你看可笑不可笑啊。”
赵简子听了,心有感悟,夸道:“你讲得好!如果我去讨伐齐国,可能会连本国也丢掉啊!”
滴水感悟
办一件事,要考虑得和失两方面的因素。只考虑眼前能得到什么,勉强去做,却忽略了可能损失什么,到头来将会是得不偿失。
不应嫉妒天才人物
秦王政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各国的著名人士纷纷跑到秦国来效力。秦国一些官员担心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就向秦王政进谗说,这些人中可能有奸细,并建议下逐客令,将这些外来人才全部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