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圆桌上,摆满了各式小菜和粥点。
一个管家模样的男子躬身侍立在旁。
听到陶炳吉问话,男子躬身道:“老爷,时间太短,神京日报还没打开局面,今天只有一百多个订户。”
“一百多个……”
这他娘的也太少了!
陶炳吉心中有数。
这一百多订户,多半还都是官员和各家书局的相关人员。
也就是说,正常的订户几乎为零!
“和他们说,多寻一些有趣的好看的话本连载。”
“比如笑林广记这一类的笑话,也可以多登一些。”
“但不可登市井俚俗的那些东西,神京日报毕竟是要和书局日报区分开来。”
“还有……算了,先这样吧。”
陶炳吉确实也不知道再说什么。
他是次辅大学士,又不是办报的。
反正报纸赔钱也不是赔他的钱。
那些书局大东主,各家都做好了赔上几千两银子的准备。
先压住书局日报再说。
实在不行,等贾记书局关停了,过一阵这个神京日报也停刊就是。
原本就不该有的东西!
“好吧,把那书局日报拿来我看。”
习惯一旦养成想改就难了。
比如早晨吃饭时看报。
身为大学士,一年多则过百件,少也有几十件军国大政要料理。
就算最后拍板决断的是皇帝,票拟贴黄,也就是把处理意见写好,用小黄纸粘贴在奏疏之上,这是大学士的职责。
也是权力来源。
一件政务,可能有好几个角度和方向。
不光要熟悉政务流程,还要熟悉一桩政务背后的派系背景,以及不同处理方式的不同结果。
当然也要考虑皇帝,太上皇对一件事的不同看法,在趋向太上皇的同时,也不宜把皇帝得罪的太狠。
这是个精细活。
每天上朝入值,一直到下值回家,精神都是处于高度紧绷的状态。
就算回家之后,每天的客人都是会在府门前排起长龙。
地位高的是尚书侍郎及京卿大员。
还有到京述职的地方大员,上到督抚,下到道台,知府,知州,乃至知县。
也有一些特殊地位的官员,还有名士,僧道领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