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生活上,贾芸母子和小竹三人已经搬到新的院子来住。
一家人住三进院,院子大而精致,带着小花园,令卜氏和小竹都极为欢喜。
贾芸也是抽时间,寻了花匠过来,在后园补种了一些花卉。
先是沿墙砌了一些花栏,蜿蜒曲折,一路通到精舍之前。
然后补了数十种花木,浓淡疏密,春夏秋冬,各有其趣。
虞美人,芍药,山兰,紫兰,牡丹,月季,秋菊,腊梅,从夏到冬的花木均有,也算一年四季不败。
这花园原就有不少年头,内里各种昆虫颇多,翻新时令贾芸颇为感慨……犹记得读百草园时,就很羡慕迅哥有不少捉虫的好地方,现在自已终有一个不错的花园,可惜是没有少年时俯身捉奇虫的兴致了。
因为担心有蛇鼠,特别是老鼠会咬坏纸张,贾芸又着人买了十几只小猫回来放养,狗就不必了,两个大院将会住进百来人,倒不必担心小偷之类。
后园中也放了几只狸花猫,还不到两个月大,不认生,喂了一些吃食后,便是在花园中嬉戏打闹起来。
旧居的家具都太老旧,而且都是极差的做工和木料,贾芸都是淘汰不用了。
贾芸还是购入了一批花梨木的家具。
榻,台几,书架,多宝搁,大柜,衣柜,箱,笼,条案,桌,椅,凳,脚凳,还有洗脸架,脸盆,牙具,毛巾,皂角等都备办完成。
另外便是将几间厢房改为大厨房,搭了几座大灶,备了最大型的铁锅。
粮食和各种食材又备了好几车。
贾芸令人在大院一角挖了一个十来米深的地窖,用来储藏蔬菜。
大周这个时空,已经有不少外来作物了,西红柿,番薯,辣椒都不算什么稀罕物了。
只是储存越冬蔬菜还很困难,冬天连新鲜的大白菜都难得,多半人家还是吃酸菜这样的腌菜为主。
就算权贵,也不一定能吃的上新鲜蔬菜和水果。
搬家的日子就定在九月初一。
搬家时,后廊的一些族人出来送行,众人也不知道贾芸印书买大院的事,只道是贾芸母子搬到偏远地方,节省生活成本。
有几家的婶子还忍不住落了眼泪。
更多的族人则是漠然以对,毫不关心。
甚至有一些在两府效力的人,脸上是掩饰不住的嘲讽和讥笑。
在他们看来,贾芸母子是在后街混不下去了。
临行之时,贾芸找倪二还七十两银子。
可惜找了两次都不曾见人。
只能留一份手书和新的地址,叫倪二自已上门来取。
除此之外,再无挂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