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江流县县东,有一个宋家庄,庄里有一家大户,户主名叫宋树声,早年间经营茶叶生意,二十多年下来早已积攒了万贯家财。
这天,恰逢宋树声的六十大寿,宋家一片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这宋树声平生最大的喜好就是爱听戏,所以管家宋能早早地就去邻县给定好了一个叫赵家班的戏班子。
今天一早赵家班就赶到了这里,收拾一番之后,这好戏就要开始了。
夜幕降临,宋家早已搭建好了一台灯火通明的大戏台,大戏台犹如一颗璀璨明珠照亮了整个宋家庄。
台下早已围满了看热闹的乡民,人头攒动,笑声、掌声、喝彩声交织在一起,热闹非凡。
每当演到精彩之处的时候,观众们便爆发出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
孩子们骑在自家大人的肩上,一双大眼睛里满是好奇与兴奋。
此时台上演的正是一出赵家班拿手的戏剧,名字叫《西厢记》,只见一位打扮精致的花旦轻移莲步款款而来。
花旦身披一件绣工精细的戏袍,戏袍上面是用金线织就的龙凤图案,做工精细,看起来栩栩如生。
随着口中的戏词,花旦宽大的水袖随风飘动,每一次挥舞都好似带起一阵轻柔的风,令人目不暇接。
那双灵动的大眼睛仿佛会说话一般,每一个眼神里都充满了故事。
一开口,那婉转的戏曲声如同山间的清泉,唱进了台下每一个乡民的心里。
接下来轮到旁边的小生表演了,只见他眼睛炯炯有神,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果敢。
随着舒展的身体,小生在台上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感,表情十分专注,仿佛整个人已经完全融入到了角色之中。
当剧情达到高潮的时候,随着一位老生的一声长啸,悲怆激昂的声音瞬间回荡在整个院内。
此时观众们的情绪也随之起伏起来,有的人落泪,也有的人叹息,大家完全沉浸在了故事的氛围之中。
随着最后一声铜锣的敲响,全剧落幕,但刚刚戏台上给乡民们所带来的那种震撼与感动却久久不能散去。
随着乡民们的缓缓离场,大戏台也渐渐恢复了平静,大家三五成群的讨论着刚刚的剧情,发表着自己的评论。
此时宋府的管家宋能叫住了正在忙活收拾戏服的赵家班的班主赵广。
“赵班主,今天辛苦各位兄弟了,这是老爷的一点意思,明天还要来啊!这大戏台要连唱三天哦!哈哈哈!”宋能一边笑着一边从怀中掏出了一锭银子递给了班主赵广。
赵广接过了银子,听完宋能的一番话,不禁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
“宋管家,您看这天色都这么晚了,我们赵家班晚上回去县里的路途太过遥远,而且第二天一早还要赶过来,这着实是不方便啊!”赵广显得很为难。
“赵班主,按照我们宋家庄这边的规矩,一般祝寿都是连唱三天大戏的,这之前我也和你说好过的。至于这来回的路程和时间嘛?你们看看能不能自己想办法解决!”宋能也是一脸爱莫能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