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伯伯,您就别起心思了。我看小秀不进体制挺好的。跟我们几个一样,开公司挣钱,活得逍遥自在,远比提心吊胆地在官路上步步为营,如履薄冰要轻松写意多了。”
叶秋很知机地把话题错开,笑眯眯地望着苏秀笑道:
“苏土豪,咱们可得找个机会,打土豪分田地才行。”
“秋爷,我哪算得上是土豪啊!资产没上亿美刀,没资格称豪。”
苏秀很是谦虚地说道:
“我很认同秋爷的观点。官场的确不是我们这些年轻人能玩得转的。我现在就琢磨着能不能在商路上混点名堂出来。”
“话也不能这么讲。”
孔朝先摇头说道:
“小秀,你能在国家即将采取宏观调控这件事上作出及时判断,这方面表现出来的政治嗅觉和敏感性,就连你孔伯伯我也望尘莫及啊!”
“孔伯伯,您这样说可就有点枉自菲薄了。”
苏秀郑重其事地说道:
“我是以一个局外人的视角,综合当前国内外众多专家的观点,分析出一点浅见。而您和国内绝大多数的官员一样,置身局内,当局者迷,偶尔一次灯下黑而已。”
“小秀啊,咱们抛开即将而来的宏观调控不谈,你对长株江三市融城,经济一体化这个概念,应该还有什么高见没说出来呢?”
孔朝先像只老狐狸似的眯眼望着苏秀笑道。“孔伯伯,高见倒是谈不上,不成熟的想法还是有一点点。”
苏秀相当自谦地点头说道:
“我觉得,这是长洲、株陵和蚝城三市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大,经济发展起来的必走之路。当然,如果咱们省里的领导,
以及长洲、株陵和蚝城三市各级领导,不能放下行政划分的地域壁垒,若不能赶在97港岛回归之前做出相应的工作和成绩,我国第四个直辖市的名额,只怕很难落到咱们头上。”
后世,长洲、株陵和蚝城三市因为没法齐心合力推动这个提案,以至三市经济一体化建设一拖再拖。
结果,等到97年高层决定山城升格成华夏第四个直辖市后,江南省的领导们才恍然醒悟。只可惜为时以锡。
长株江三市融城错过了最佳时机。
这件事,是每一个长洲人、株陵人和蚝城人,乃至所有江南人民心中的巨大遗憾。
看着孔朝先一副洗耳恭听的老狐狸神态,苏秀知道今天若不能掏出点真材实料出来,市长大人很可能不会轻易放他走。
稍作沉吟,苏秀端起茶杯慢慢喝了两口,接着侃侃说道:
“要推动长株江三市经济一体化建设,第一步,就是要提请省里面重组‘长株江融城规划领导小组’及其专属办公室。
由省里面主要领导牵头,交省发改委负责确立三市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在长洲、株陵、蚝城三市成立工作小组。
并在这个三个小组的基础上设立三市党政领导联席领导班子,定期举行三市党政领导联席会议,共同协商制定长株江三市区域合作框架协议。”
见自家老爷子听得认真,孔文忠发现苏秀手里没烟了,于是屁颠屁颠走过来给苏秀将烟点上。
苏秀称谢后,接着说道:
“第二步,对长株江三市现有产业进行重新规划。目前,三市在传统产业基础方面,长洲以电子信息、工程机械、食品和生物制药为主;株陵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有色冶金、化工原料及其制造为主;
蚝城则以黑色冶金、机电与机械制造、化纤纺织、化学原料及精细化工为主。三市产业基础的规模在各自城市基础工业方面均占主导地位。
为了加快深划经济改革,尽量缩短内陆地区与沿海经济发达城市之间的差距,早日跟国际接轨,针对未来的发展方向。
我建议:省城长洲可以采取‘重点加快生态新城建设、推动一体化进程在地理空间上的实质性进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体’的发展方针;
株陵则可以推出‘东提西拓,合拢三角’和‘打造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业基地、突出有色深加工、化工、陶瓷产业优势’的战略方针;而我们蚝城,则以‘东扩西改’和‘建设先进制造业中心、现代物流中心、信息产业中心、生态休闲中心’为主要指导思想。
以此三大战略方针和指导思想为原则,重塑长株江三市城市群空间结构,推出城市新名片,创造性地打造生态环境保护空间、产业集群载体空间、基础设施导向空间和城市开发建设空间,以及对四大空间的相互协调。
孔伯伯,不是我苏秀年少轻狂,如果省里面能参考采纳我这个构想,长株江三市融城并升格成华夏第四个高层直属直辖市,绝非一句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