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小糊涂大智慧52度酒多少钱一瓶 > 第一章 有一种智慧叫糊涂(第2页)

第一章 有一种智慧叫糊涂(第2页)

席间,一位著名的外国外交官将一只自己很喜欢的小银盘偷偷塞入怀里,但他这个小小的举动被细心的女主人发现了,她很着急,因为那只小银盘是她心爱的一套古董中的一部分,对她来说很重要。

怎么办?女主人灵机一动,想到求助于丘吉尔夫人把银盘“夺”回来,于是她把这件事告诉了克莱门蒂娜。丘吉尔夫人略加思索,向丈夫耳语一番。

只见丘吉尔微笑着点点头,随即用餐巾做掩护,也“窃取”了一只同样的小银盘,然后走近那位外交官,很神秘地掏出口袋里的小银盘说:“我也拿了一只同样的小银盘,不过我们的衣服已经被弄脏了,所以应该把它放回去。”外交官对此语表示完全赞同,两人将盘子放回桌上,于是小银盘物归原主。

在很多场合,很多人是不肯装糊涂的,并能够拍着胸膛理直气壮地叫嚷:“我眼里不揉沙子。”不肯放过每一个可以显示自己聪明的机会,张口就是应该怎样怎样,不应该怎样怎样,遇事总是喜欢先用一种标准来判断一下对与错,却总是出力不讨好,原因就是不懂得难得糊涂的道理。

聪明反被聪明误

糊涂锦言

充分地认识自己,明确自己的能力,面对问题冷静判断,量力而行,这才是聪明人应该做的。如果你真的想表现得比其他人更聪明一些,那么你就应该对自己有一个自知之明,没有必要总是要向他人强调自己的聪明,更没有必要利用所有可利用的以及不可利用的机会向众人表现你的聪明。

谁都希望自己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绝大多数人也都希望能够在众人面前表现出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得到人们的认可。可是事实上,世上真正意义上的聪明人很少,而本不聪明却要自作聪明的人,却是随处可见,比比皆是。一则笑话说:有个人,天天闲得无聊,抓了几粒稻子吃起来,觉得又扎嘴、又苦涩。他想:如果把稻子去掉皮壳,再煮熟就是非常好吃的米饭;如把煮熟的米种到地里,将来收获时不更好吃了吗?于是,他煮了一锅米饭,撒到地里。结果可想而知,这便是愚昧无知的结果。

三国时期,杨修在曹操手下任主簿,起初曹操很重用他,杨修却处处耍小聪明。例如有一次有人送给曹操一盒奶酪,曹操吃了一些,就又盖好,并在盖上写了一个“合”字,大家都不明白这是什么含义,杨修见了,就拿起匙子和大家分吃,并说:“这‘合’字是叫一人吃一口啊!”还有一次,建造相府,造好大门后曹操亲来察看了一下,没说话,只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就走了。杨修一见,就令工人把门改窄。别人问为什么,他说门中加个“活”字不是“阔”吗,丞相是嫌门太大了。这样一来,曹操就讨厌杨修每次都猜出自己的心意了。

建安24年(公元219年),刘备进军定军山,他的大将黄忠杀死了曹操的大将夏侯渊,曹操亲自率军到汉中来和刘备决战,但战事不利,前进则困难重重,撤退又怕被人耻笑。一天晚上,护军来请示夜间的口令,曹操正在喝鸡汤,就顺便说了“鸡肋”,杨修听到以后,便不等上级命令,教随从军士收拾行装,准备撤退,影响了军心。曹操知道以后,他还辩解说:“魏王传下的口令是‘鸡肋’,可鸡肋这东西,弃之可惜,食之无味,正和我们现在的处境一样,进不能胜,退恐人笑,久驻无益,不如早归,所以才先准备起来,以免到时慌乱。”曹操一听,大怒道:“你小子怎敢造谣乱我军心!”于是喝令刀斧手,推出斩首,并把首级悬挂在辕门之外,警戒三军。

对于曹操斩杨修,一般人们会认为是曹操心眼小,借机杀人。其实关键是杨修自作聪明。世上有真聪明与假聪明之分。可惜的是有些人属于假聪明,却并不自知,其结果可想而知。杨修就是这样,经常不看场合,无视别人的好恶,只管卖弄自己的小聪明。结果自然越来越遭人讨厌和憎恨,为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虽然曹操事后不久果真退了兵,但平心而论,杨修之死也确实罪有应得。试想两军对垒,是何等重大之事,怎么能根据一个口令,就卖弄自己的小聪明,随便行动呢?即使真的撤军,也要用正面的语言和行为来表达,不然会军心大乱。而军心是军队的命根。这是最起码的军事常识,但杨修违背了,岂不是自寻死路?

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中,不难看到类似的情形。每个人都想表现得很聪明,但如果一个人老耍小聪明就成了一种愚蠢。建议你在面对人生际遇时,切勿自作聪明,而要学学糊涂。所以,充分地认识自己,明确自己的能力,面对问题冷静判断,量力而行,这才是聪明人应该做的。如果你真的想表现得比其他人更聪明一些,那么你就应该对自己有一个自知之明,没有必要总是要向他人强调自己的聪明,更没有必要利用所有可利用的以及不可利用的机会向众人表现你的聪明。

曾国藩是一个精明的人,他弟弟曾国荃也是一个精明的人,他们在年少时也曾因为精明吃过不少亏。

对于读书人,曾国藩还能以诚相待。他说:“人以伪来,我以诚往,久之则伪者亦共趋于诚矣。”但是对于官场的交际,他们兄弟俩却不堪应付。他们懂得人情世故,但又怀着一肚子的不满,既不能硬,又不能软,所以到处碰壁。这是很自然的,你对人诚恳,人也对你诚恳;你对人诡秘,人也对你诡秘;你对人一肚子怨言,人也会对你一肚子怨言。

而曾国藩的朋友迪安有一个优点,就是大智若愚,虽然他也有一肚子的不合时宜的话,但他却一味浑含,永不显露,所以他能悠然自得、安然无恙。而曾国藩兄弟却时时显露,总喜欢议论和表现,处处显露精明,其实就是处处不精明。曾国藩提醒曾国荃说:“这终究不是载福之道,很可能会给我们带来灾难。”

到了后来,曾国藩似乎有所领悟,他在给湖北巡抚胡林翼的信中写道:“惟忘机可以消众机,惟懵懂可以祓(消除)不祥。”但很遗憾,他未能身体力行。

所以,为学不可不精,为人不可太精,还是糊涂一点儿的好。

藏锋露拙是一种境界

糊涂锦言

在人生中,越是大事,糊涂越要“装得”彻底。同时,“装傻”也会让自己的心明白很多,聪明不用写在自己脸上,写在心里才是大智!世道复杂,“装疯卖傻”才是真聪明、真本领。

“装疯卖傻”的本义其实是一种人生境界,是聪明人所为;是那种明了一切却不点破的拈花微笑般的智慧。在生活中不少人就用“装疯卖傻”的方法把生活中的事模糊处理得十分圆满。

据史书记载,清朝年间广东省有个梅知县深得糊涂学的精髓,判案经常以“装疯卖傻”的糊涂手法,别出心裁,出奇制胜。这里就有一件他“装疯卖傻”的断案故事。

有一年,一位商贩从海外回来,带了500两银子,天黑赶路怕碰上强盗打劫,便把银子全部埋在本村十里坡的大榕树下,趁着月色赶回家中。叫门多时,妻子才出来开门。招呼睡下后,妻子问道:“夫君奔波海外多年,赚了多少银子?”丈夫回说:“这回出门数年,赚得纹银500两,黑夜途中恐遭劫,只好埋在十里坡的大榕树脚下,明日天亮便可取回来。”

第二天早起,商贩赶去起银。开院门时,院门却是虚掩着,以为是自己昨夜忘记插门,便没有多疑,径直去大榕树下取银子。可是到了榕树下一看,埋银子的地方已扒开一个坑,银子早不翼而飞了。他瘫软在树脚下痛哭一场,本想回家告诉妻子丢了银子,又怕妻子说自己昨晚说谎,尽骗人,于是跑到县城报案。

梅知县听完这个埋银丢银的经过后,问道:“你外出多少年?”回说:“出门4年。”梅知县又问:“家中有些什么人?”回说:“只有妻儿二人,儿子今年4岁多,是我出门前生下的。”又问:“家中有奴仆吗?”回说:“没有,一切家务由妻子操持。”又问:“昨晚回家碰见了谁,说起银子的事吗?”回说:“没有,我半夜回家,孩子已经睡着,只是对妻子说过把银子埋在十里坡大榕树脚下,可我去取银子时,妻子尚未起床,孩子也在睡懒觉。”“妻子高兴吗?”回说:“态度倒也平常。”梅知县又问道:“你回家时,妻子高兴吗?”回说:“态度倒也平常。”梅知县又问道:“你仔细想想,家中有什么异常现象没有?”回说:“没有。”梅知县最后说道:“果真如此,你的案子我也难以搞清楚了。”那个商贩沉思了一阵,说道:“今早我出院门时,院门却是虚掩着,我记得昨晚好像插上的,这是否算是异常情况?”梅知县听其一说,佯怒拍案大喊:“千怪万怪,都怪那棵树!你把银子寄放在那里,它却没有替你保管好,而被人偷了去!此树罪该万死。”于是命令衙役前去拔掉那棵树,并且嘱咐,拔不动就用大锯去锯,锯倒运回来,我要亲自审问那棵树!回过头来问商贩:“你来告状,你的妻子知道吗?”回说:“不知道。”知县告诉他:“你回家不要告诉她,否则我要罚你!明天早上你带孩子准时来县衙。”商贩回到家,说起丢银的事,妻子骂他骗人,他也由她骂罢了。

衙役们好容易把树砍倒,费力的往县衙大院搬运,途中路人见到官差累得满身大汗,都问运树干什么。衙役们埋怨道:“梅知县要开堂审树。”这话传出,县里的老小皆知,都哈哈大笑,均说梅知县又犯“癫病”了,知县审树,真是一件奇闻怪事,大家都好奇起来,争先恐后从四面八方赶到县衙大院看热闹。

知县审树开始了,只见大树倒放在院子中间,众人挤满了院。知县早把商贩安排在审台跟前,抱着孩子佯作站着看热闹。然后命令众人,一个跟一个地从审台前经过,人们莫名其妙,只好乖乖地一个接一个走过。突然商贩的孩子向迎面走来的一个男人喊道:“叔叔抱我,叔叔抱我!”那男人装聋作哑便想溜过。梅知县叫住那个想溜的男人,问道:“你认识这小孩吗?”那男人摇头说:“不认识。”梅知县命令那男人去抱那孩子,孩子却欢喜地伸手求抱,状甚亲密。知县让商贩问其孩子:“这个叔叔你在哪里见过?”小孩子回说:“这是我家叔叔。”又问:“叔叔喜欢你吗?”回说:“喜欢。”又问:“叔叔喜欢妈妈吗?”回说:“喜欢!”梅知县听完孩子的答话,指着那男人喝道:“就是你,盗窃了大树下的银子,赶快从实招来。”那男人矢口抵赖。梅知县道:“大胆刁民!前天晚上你在商贩家偷听到他们夫妇说话后开门出院,便去大树底下取走了银子,赶快从实招来,否则两罪并罚,严惩不贷!”那男人见事败露,又怕激怒梅知县,追究奸情就更麻烦了,只好老老实实招供并如数交出全部银子,知县为了照顾商贩夫妻关系而没再过问奸情之事。

结案之后,众人有些不解,梅知县说,我从商贩讲述的经过中,觉察到有人偷听到他们夫妻的谈话,从商贩说早上出去时门是虚掩着的,判断此家半夜有人出门,而这个人又是商贩回家之前就呆在院子里的,大有奸夫之嫌,究竟是谁,只有叫小孩来认。撒谎审树,不过是以癫惑人。为了制造一种奇闻。因为越是奇闻就会招来好奇的人前来看热闹,犯了法的人更关心审案的事,必然要来看个究竟,这就给小孩提供认其母“相好之人”的场合和对象。一席话说得大家恍然大悟。

梅县令遇事“装疯卖傻”,不动声色,实际就是装糊涂。而且装得彻底,既破了盗银案,又保全了受害人一家的幸福。不过,在生活中装傻是一门有技术含量的活。你表面上要装得恰到好处,内心里还要清楚你装傻的目的。所以,一个人装傻装得好也是要靠才智的,这是一种和聪明一样艰难的工作。

糊涂面对生活的挫折

糊涂锦言

生活的路上总是有很多的坎坷,一次次地跌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对成功的期待与坚持。更重要的是,一次次摔倒后,你还能不能顽强地爬起来,总结经验重整旗鼓,继续坚持下去,直到成功为止。如果受了重击后便一蹶不振,那么,你只好永远趴在胜利者的脚下。

科学研究证明,世界上的跳高冠军是跳蚤。跳蚤跳起来的高度是跳蚤身高的100倍以上,因此被称为世界上跳得最高的动物!

科学家用跳蚤进行试验:他们在跳蚤的头上罩上一个玻璃罩,然后使跳蚤跳动。跳蚤第一次起跳就碰到了玻璃罩。连续多次以后,跳蚤调整了自己能够跳起的高度来适应新的环境,此后每次跳起的高度总保持在罩顶以下。科学家们逐渐降低玻璃罩的高度,跳蚤又经过数次碰壁之后主动调整了高度。最后,玻璃罩接近桌面,跳蚤无法再跳了,只好在桌子上爬行。经过一段时间,科学家把玻璃罩拿走后,再拍桌子,跳蚤仍然不会跳,“跳蚤”变成“爬虫”了。“跳蚤”变成“爬虫”,不是因为已经失去了跳跃的能力,而是一次次遭受挫折之后学乖了,习惯了,最后麻木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