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到这里就结束了。
(虽说是Closingspring,实际上这里更多的是一些剧情原因补充的事情)
好好把一本书完结,并写上Closingspring,是我的一个小目标。
(这个英文名是为了过shen,我认为写在这里更合适,读者可以自由选择看不看)
我想过了无数的夜晚这个Closingspring该怎么写。
无一例外,开头还是得先感谢每一个读到这里的读者。
还有就是为数不多支持我的书友。
是你们的存在,才让这本书完完整整的结束了。
接下来我要说的话,如果你对这个故事很满意,就可以离开了(指离开这本书),这不是一个值得逗留的世界。
1:(+)其实我本人是一个非常注重逻辑和细节的人,(-)但是实际上写这种书绝对不能刻意去强调细节和逻辑的非常合理。
先从(-)说起,这种文不是侦探文,它这种主打的是对角色的心理变化描写,如果花费太多文字去填充逻辑还有合理性,就会让读者感到阅读疲惫。
毕竟作者不能满足所有读者的需求,只能自已去做取舍。
然后我就压抑住了自已想写的很多东西,它们过于繁琐了。
我认为只能尽力去做一些没这么有“违和感”的细节,来至少达到我的目的,我的目的是有“牵强的逻辑”,至少要有这种程度。
(+)还有填充方面我做的努力,其实我怕影响一些希望加快节奏的读者们的观感,我只能偶尔选择只留一点点线索,留给喜欢思考和想象的读者们自已去填充。
比如文诗情没有给江研过生日,这一故事里的设定,我留的线索是四月份江研给文诗情明确拒绝造成的打击。
还有一方面的为了提升读者观感,我会删减一部分用来完善世界的无“故事性”剧情,它们都与主线无关,它们存在的作用只是让世界更合理,所以我会尽量删减它们。
实际上如果是很细心的读者,可以发现我写比较炸裂的剧情之前,会做一点点铺垫,从而使读者更能接受。
我真的在这类毒文中已经竭尽全力让它看起来没这么毒了。
2:关于余婵月。
其实我完结后才去看那攻击性满满的评论。
余婵月这个角色当时表现的状态是被情绪支配的,我不认为读者把自身三观套用在角色身上是正确的。
我怀疑他们是被踹坟举动所激怒的,实际上余婵月踹之前并不知道那是个什么墓。
还有一点就是他们抨击这女的为什么没有证据就信了,就污蔑江研。
实际上他们这么认为,我觉得这个角色的行为算是设立成功的,她生为这个角色,必须完成她激怒读者的任务,才能方便更正常的读者去产生情感。
产生情感当然不只是说正面的,情感有正面也有反面。
说起来我挺庆幸我是完结之后才去看书评,我实在怕本就没更新动力的我一蹶不振开摆了。
不过也正因为我看到一位读者的支持,才能圆满结束这个故事。
再说说余婵月,余婵月是一个心理敏感,过激的人,简单来说就是潜在心理问题其实比江风玲还大的人。
其实也是为后面变成病娇而打了提前枪。
比如她夸张的占有欲,了当与江研恩断义绝的奇怪行为。
关于余婵月,我最后想说的是,我对这个角色的剧情唯一遗憾的是:我不会怎么制作人体标本(塑化的我知道)(可是塑化特别丑!就没办法达到那种效果,所以我没写。)
按照原本的设想,我是希望江研和余婵月都变成人体标本,这样艺术效果要更加强烈。
关于那个低温,我原本想冰雕也算标本,可难度也太高,但我后面保留了低温空调,因为低温下尸体腐坏没这么快,余婵月肯定猜到最晚次日她们会被找到,所以希望有人能看到这一幕。
3:文中的世界观,价值观
实际上我不否认有倾泻情绪和个人理解的嫌疑。
总体来讲,这个世界的描写是偏黑暗的,这不代表我希望读者觉得现实多么没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