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青梨与林秉均的目光在空中交汇。
刹那间,她脸颊一阵滚烫,慌乱地低下头,手指不自觉地揪着衣角。
林秉均见沈青梨这般羞怯的模样,嘴角不禁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温和的笑意。
眼见着俩人都拘谨着不说话,徐姨娘轻轻抿了一口茶,笑着打破了这略显尴尬的沉默:“秉均,你别看青梨虽然出自商贾之家,但这孩子平日里就爱读书写字,才情可高着呢。”
柳姨娘也在一旁附和道:“是啊是啊,我家阿梨还擅长女红,绣出来的花鸟鱼虫那叫一个栩栩如生,比外面绣坊里的绣娘绣得都好。”
沈青梨听着两位长辈的夸赞,脸上不禁泛起红晕。
她低下头,轻声说道:“姨母和徐姨都过奖了,青梨不过是略懂一二罢了。”
林秉均看着沈青梨这谦逊恬静的模样,眼中的笑意愈发温和。
“沈姑娘如此多才多艺,实在令人钦佩。”
顿了顿,又接着说道,“前些日子,我偶然读到一首诗,诗中描绘的春景让我心驰神往,不知沈姑娘可有兴趣一听?”
沈青梨一听,微微抬起头,“林郎君请讲。”
林秉均颔首,清了清嗓子,缓缓吟诵道:“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是《诗经·出车》篇。”
沈青梨轻声道,脑海中也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画卷——
阳光明媚,草木葱茏,黄莺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一群女子在田野间忙碌地采摘着白蒿。
林秉均见沈青梨一听便知是出自何处,眼底也多了一份欣赏,“没想到沈姑娘对《诗经》也这般了解。”
沈青梨赧然笑笑,“只是闲来无事时,偶尔翻翻罢了。倒是听说林郎君年纪轻轻就是秀才,此番进京赶考,想来也能金榜折桂。”
“沈姑娘谬赞了……”
柳姨娘和徐姨娘坐在一旁,看着这两个年轻人谈得如此投机,心中暗自高兴。
又聊了大概半盏茶的功夫,徐姨娘给柳姨娘使了个眼色,又轻咳一声道:“秉均,你难得来京城一趟,想来还没好好逛过京城?阿梨虽已入府多日,却也没怎么出去逛逛。我看今天日头正好,不如你们两结伴,一起出去逛逛?”
“正是,正是。”
柳姨娘也连连点头,又笑着看向沈青梨:“你表弟前阵子说他想要买本《水经注》,阿梨不如与林郎君去趟书肆,顺道给阿茗将那书买回来?”
沈青梨闻言,抬头看了柳姨娘一眼,心中明白这是姨母的安排。
她犹豫了一下,还是点头应下:“好的,姨母。”
林秉均看向沈青梨,也有些不好意思,抬袖行礼道,“沈姑娘,请吧。”
他的声音温和儒雅,流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柔情。
沈青梨眼睫轻颤了颤,低头,“林郎君客气了。”
不多时,沈青梨便与与林秉均一同告别两位姨娘,带上梧桐出了门。
春日的京城街道熙熙攘攘,两旁店铺林立,各色招牌争奇斗艳。街上行人如织,叫卖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香气,既有糕点的甜腻,又有茶叶的清香。
沈青梨和林秉均并肩而行,梧桐跟在身后。
林秉均不时驻足观望,对眼前的繁华景象啧啧称奇。
沈青梨见状,轻声道:“这条街叫做长安街,是京城最热闹的地方之一。”
“这样,果然名不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