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植株的茎叶茂盛且果汁甜美,容易成为多种害虫的寄主。据调查研究,宁夏有5种枸杞病害,38种枸杞害虫,其中有7种主要害虫为枸杞特有。如果对枸杞病虫害不及时防控,常常会导致枸杞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枸杞是连续花果植物,一年中多次开花和多次结果。主要病虫害一年发生多代,虫类同期、虫态生活史重叠现象极为普遍,防控难度大。从生产上危害的严重程度来看,主要有枸杞黑果病、枸杞根腐病、枸杞白粉病、枸杞流胶病和枸杞蚜虫、枸杞木虱、红瘿蚊、锈螨、瘿螨、负泥虫、蓟马害虫等。
第一节枸杞主要病害的防治
一、枸杞黑果病
黑果病,也叫做炭疽病,是枸杞的一种主要病害。这种病害会影响枸杞的青果、花、蕾以及嫩枝和叶。当发病严重时,会导致产量减少50%左右,甚至减产达80%。发病的程度和枸杞生长季节的降雨量有直接关系,如果降雨天数多,发病的程度就会更严重。当病情较轻时,果实成熟后会形成黑色的病斑,从而降低经济价值;而当病情严重时,则会导致青果全部变黑,完全失去经济价值。
(一)发病症状
当枸杞青果感染后,就会出现小黑点、黑斑或黑色网状纹。在阴雨天,病斑会迅速扩大,使果变黑,并长出橘红色的分生孢子堆。在晴天,病斑的发展会相对缓慢,病斑会变成黑色,但是未发病部分仍然可以变成红色。当花感染后,花瓣上会先出现黑斑,轻微感染后仍然能够开花结果;当感染严重时,就会变成黑色花,子房也会干瘪,不能结果。花蕾感染后,初期会出现小黑点或黑斑,当感染严重时会变成黑蕾,无法开放。在枝和叶感染后,就会出现小黑点或黑斑。
(二)病原菌
在20世纪初,宁夏农林科学院植保所的科研人员就对黑果病进行了研究。经过分离鉴定,这种病害被认定为炭疽病菌[Glomerllacingulata(Stronem)。Schrspauld,无性世代ColletotrichumgloesporioidesPenz,异名为GloeosporiumfructigenumBerk]。这种病害的分生孢子堆为椭圆形,在培养基上最初呈白色,后期菌丝会变成灰白色;分生孢子堆的颜色则是橘红色,分生孢子梗棒状,没有刚毛。试验表明,枸杞炭疽病菌分生孢子能够在15~35℃的温度范围内萌发,其中适温度是20~30℃。当温度低于10℃或高于35℃时,分生孢子则不能萌发。此外,这种病害对于空气相对湿度的要求比较严格,需要达到90%以上。当相对湿度达到100%时,孢子的萌发率为47。29%;而当相对湿度低于75%时,则不能萌发孢子。在晴天,孢子多数会在夜间萌发(详见表7-1)。
研究表明,黑果病的发生时间、速度和程度与气温、降水量和空气相对湿度密切相关。在宁夏中宁县病害发病最早的时间是在5月17日,最晚是在6月3日。6月上旬之前,由于空气干燥和气温偏低,病害很少发生或者发生较轻;此后,气温上升到20℃以上,降水增多,病害在田间逐步加重;7月到8月是病害暴发的季节,平均气温在20℃以上,旬降水量达到30mm,田间相对湿度达到70%~90%,病情迅速扩散,危害最大。。
(四)防控技术
1。预防时间
每年7—8月。
2。农药品种
使用高效低毒的杀菌药剂。
3。最佳预防期
在阴雨天来临前的1~2d。
4。防控方法
注重天气预报,在连续阴雨两天以上时,提前喷洒杀菌剂,实行全园预防。在阴雨天结束后再次喷洒一遍,以消灭病原菌。
5。预防措施
开沟排水,摘除病果。
二、枸杞根腐病
病原菌为真菌,枸杞园发病普遍,但发病率较低。尤其是近年来枸杞栽植年限短,灌水次数少,此病发生轻,因此病死株不足1%。
(一)发病症状
该病主要是为害根颈部和根部,分两种类型。
1。根朽型
根或根颈部发生不同程度的腐朽、剥落现象,茎杆维管束变褐色,潮湿时在病部长出白色或粉红色霉层。可分小叶型和黄化型两种。
①小叶型:春季展叶时间晚,叶小,枝条矮化,花蕾和果实瘦小,常落蕾,严重时全株枯死。
②黄化型:叶片黄化,有萎蔫和不萎蔫现象,常大量落叶,严重时全株枯死,也有落叶后又萌发新叶,反复多次后枯死。
2。腐烂型
发病初期病部呈褐色至黑褐色,逐渐腐烂,后期外皮脱落,只剩下木质部,剖开病茎可见维管束褐变。湿度大时病部长出一层白色至粉红色菌丝状物。地上部叶片发黄或枝条萎缩,严重的全株枯死。
(二)病原菌
枸杞根腐病病原菌为4种镰刀菌: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茄类镰刀菌(F。solani)、同色镰刀菌(F。concolor)、串珠镰刀菌(F。moniliforme)。其中,尖孢镰刀菌的致病性最强,其次为茄类镰刀菌。病原菌随存活病株越冬,也可随表土和土中的病株残体及病果种子越冬和传播。病菌从伤口或穿过组织皮层直接入侵到植物组织内部,引起发病。不同的病原菌和不同的侵染方式,其病害的潜育期也各不相同。
(三)发病规律
研究表明,受气候条件、灌水和栽培方式的影响,根腐病6月中下旬发病,发病盛期在7—8月。耕作粗放,整地质量差,田间高低不平,发病重。高密度种植,田间通风不良,发病重。新开荒地、轮作3年以上发病轻。枸杞根腐病的发生与温度、湿度呈正相关。一般温度越高、湿度越大,发病越重。当月平均气温在22~25℃,田间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容易发病。枸杞不同品种对根腐病的抗性有显著差异。
(四)防控技术
1。保持农田清洁,减少病菌的传播和积累及时清理田间的病株和残体,集中烧毁或妥善处理,减少病菌的积累。
2。实行轮作倒茬,破坏病原菌的生存环境由于枸杞根腐病是一种土传病害,轮作倒茬减少根部伤口是减少菌源积累的重要途径,应尽量减少重茬。采用培土垄作和中耕时不伤根的农业措施,防控枸杞根腐病的效果可达74。4%;平整土地,高畦深沟栽培,降低地下水位,雨后清沟排渍,防止土壤过湿。
3。合理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