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们住在镇上,又没有一亩三分田,哪里有稻谷给他们去收割。
而且这次夫子叫的可都是家中没有稻谷,的学子不用忙着回去秋收的。
可想而知,哪里有那么简单?
“尔等,可明白,老夫为何。”命你们去体验秋收。”
众人,都知道夫子这是用心良苦,不然也不会搞这样的动作。
要知道这世间如此多的夫子,如此尽心尽责,想要他们学得更多,这么纯粹的师者。
已经很少了,就连张时安都忍不住庆幸,他在这个时代遇到的夫子,这么好。
夫子的声音还在继续,“农桑之事,乃国之根基、民之生计。
汝等久居书斋,纵有满腹经纶,然不知稼穑之艰辛,不晓民生之疾苦,又何谈经世致用、安邦定国?
此番前去,亲身劳作于田间,朝迎晨露,暮披霞光,方知一粥一饭来之不易。
望汝等能在其中磨砺意志,褪去浮躁之气,感悟天地之道、自然之理,亦能懂得体恤百姓,心怀天下苍生。
唯有如此,汝等今后所为之学问,方能扎根于实处,造福于黎民,而非空中楼阁、纸上谈兵。
莫要辜负老夫一片苦心,且去且珍惜,秋收之后,必有一番新的体悟与成长。”
众人都点头应是,张有根,看着陈夫子再次带着这么多学生,来帮他干活也是笑得合不拢嘴。
毕竟陈夫子早就跟他商量过了,不用对这群人太客气。
虽然都是群读书人,还让张有根千万不要太怜惜他们。
张有根和张大壮,以及张二牛扛着打谷仓,又背着各种工具。
让他们这群读书人,跟在后面。
大家看着,远处田野之间一片金黄以及劳作的老百姓。
脸上明明布满了汗珠,嘴角的笑容却一直没有放下来过。
也是忍不住感叹好一幅秋收之景。
金风拂过,稻穗沉甸甸地弯下了腰,似在向大地谦卑行礼。
田埂上,农夫们头戴斗笠,肩披汗巾,手持镰刀,躬身劳作。
“唰唰”声中,稻秆整齐倒下,似在奏响丰收的乐章。
妇人们跟在其后,将割下的稻穗熟练地捆扎成束,堆成一座座金色的“小山丘”。
孩子们在田间嬉笑奔跑,偶尔帮忙拾起散落的稻穗,小脸被阳光映得通红。
远处,牛车满载着沉甸甸的收获缓缓而行,车辙在泥土上留下深深的印记。
打谷场上,连枷扬起又落下,谷粒纷纷扬扬地落下,堆积成一片金色的海洋。空
气中弥漫着新谷的清香和泥土的芬芳,欢声笑语交织,绘就一幅热烈而欢腾的秋收图,满是辛勤劳作后的满足与幸福。
只不过这群学子笑着笑着就笑不出来了。
当他们顶着烈日,一个两个晒的都快脱一层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