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赚了500多文,来了一趟布料行之后,花的那叫一个干干净净。
好在店小二,看他们买那么多,还送了一些杂七杂八的布条。
张三木三兄弟也不嫌弃,毕竟这些布条到时候给家里的丫头们自已做点头花也是合适的。
看着身上还剩了的30文,抛开买的那部和一些针头线脑。
三兄弟决定再花十文钱买斤肉,20文买点盐回去。
最后把全身上下的钱花的干干净净,这才没有丝毫留恋的离开镇上。
回到家的张三木几人,交代了他们这次赚了多少钱,又买了这一堆,花了多少最后一个铜板都没剩。
家里人也没说什么。
只不过有些稀罕的摸着那匹布,王翠花有些埋怨,就给他们两个人做身衣裳,扯那么多布真是浪费。
不过买都买来了,价格又实惠,给家里的这几个小家伙,也能做件过年的新衣。
大人们,还是再等等吧,主要是天冷了,家里的孩子,每天穿的太过单薄,衣服补了又补都快没多的布料给他们补了。
刚好三兄弟买的棉花也差不多,不过还是有些不够。
两兄弟做衣服的棉花是够的,但是孩子们的却不是很够。
只能够按照以往去河边,多摘一些芦花回来,这芦花用来做衣服,蓬松倒是挺蓬松,就是保暖性不强。
毕竟家里的男人们马上就要出去了,他奶还有家里的女人只要会针线活的都在加班加点的裁衣缝制。
家里的那一斤肉,炒出来之后,每次都是给二伯还有他爹多吃几块。
其他人也就是,能闻闻一些肉味,菜多油了一些而已。
这两天张时安都觉得伙食已经很不错了。
主要是以前的菜淡淡的没什么味道,现在,菜里面基本上都有盐,加上油也多。
他爹和二伯出发的时间就只有两天了,他奶一个人是大晚上都点着蜡烛,还在给两人缝衣裳。
毕竟对他们来说的好布料,还有这棉花,做衣裳针脚肯定要缝得细密一些。
一件衣裳也能穿个好几年,穿不了了,到时候又给其他人穿,反正是不能浪费的。
等离两人出发还有一天的时候,衣裳终于缝好了。
他爹和二伯把衣裳穿上身,那人都精神了。
“老二老三,到时你俩干活的时候,外面还是要穿件旧衣裳,这衣裳棉花塞多暖和,可要爱惜一些。”
两人点了点头,他们本来就是干活的人,穿的这么暖和,都觉得有些热。
又用油纸包,一些肉干,还有一些鸟肉干,用了一些盐腌制烟熏。
让他们在干活的时候,也能够吃点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