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郎君,瞧你,又在发呆想什么呢?”李秀宁的声音轻柔婉转,带着一丝嗔怪,再次撞入了萧然的耳中。
萧然回过神来,嘴角上扬,眼中闪烁着灵动的光芒:“我在思量着,是否要修一修路,如此一来,日后马车便能径直抵达竹里馆,进出也方便许多。”
“这主意倒是不错。”李秀宁微微仰头,望了望天色,“看这两日的天色,怕是有雨将至。待天气放晴,便着手去修吧,这短短一段距离,想来也并非难事。”
“嗯,也好。”萧然点头应和。
几人一同回到竹里馆的堂屋。
短暂放晴,屋内阳光透过窗棂洒下,光影斑驳。
李秀宁和李世民也不着急离去,似是眷恋这竹里馆中的悠然闲适。
“有九娘在这儿,确实热闹不少。”李秀宁笑着伸出手,轻轻抚摸着萧若颖怀中那毛茸茸的小白狐。
小白狐似乎极为享受这抚摸,眯着眼睛,喉咙里发出轻微的呼噜声。
对此,旁人自是没有异议。
萧然也跟着笑了起来,目光落在李秀宁身上,眼中满是喜爱:“也不知下一次九娘过来会是什么时候,你在这儿,这竹里馆里的欢声笑语都多了许多。”
萧若颖也并非整日都待在竹里馆。
她时常陪着静姝前往长安城的商铺,帮忙打理那些繁杂的事务。
虽说萧若颖身为庶出,在家族中的地位并不高,但毕竟出身兰陵萧氏,自幼耳濡目染,读书识字自是不在话下,处理起商铺的事务来,也算是得心应手。
而李世民和李秀宁,几乎将竹里馆当作了常来之地。
隔三岔五,李世民便会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前来。
用窦氏的话说,既然是来学艺又兼吃饭,礼节上自然要周全到位,断不可失了礼数。
尽管萧然多次推辞,言说不必如此,但终究是拗不过他们。
毕竟,窦氏和唐国公府皆是极为讲究之人。
雨过天晴,阳光明媚而温暖,仿若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
萧然扛起锄头,打算活动活动筋骨,顺带修修路。
这般小事,萧然觉得没必要花钱找其他人。
“阿兄,我也去。”萧若颖眼尖,立刻明白了萧然的意图。
几天前萧然早前便已和众人提及修路之事。
萧然摇了摇头,放下锄头,双手搭在萧若颖的肩上,语重心长地劝说道:“颖娘,你和静姝娘子去商铺忙你们的事吧。这修路的粗活,本就不是你该做的,有我便足够了。”
说罢,便将萧若颖轻轻劝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