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晟凝视着那不孝子的背影,满心无奈与疲惫交织,暗忖道:“罢了罢了,这孽子只要不闹出大祸,别牵连我长孙一门,便也算是烧高香了。”
岁月已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精力也大不如前,面对长孙安业这屡教不改的顽劣品性,长孙晟心中仅存的一丝希望也彻底熄灭,只当没了这个儿子。
他的目光缓缓移向一旁的长孙无忌和观音婢,眼神里总算有了一丝欣慰。
长孙无忌这孩子,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聪慧与沉稳,假以时日,定能成为长孙家的顶梁柱,撑起这一片家业。
晚膳时分,桌上的饭菜冒着热气,观音婢却只是心不在焉地咬了几口胡麻饼,便搁下了碗筷。
高氏见状,轻声问道:“九娘,怎么吃这么少,可是饭菜不合口味?”
观音婢双手紧紧拽着高氏的胳膊,撒娇道:“阿娘,我吃好了,我好想小白,想去找它玩。”
高氏微笑着哄她:“丫头,天色已晚,明日再去可好?”
观音婢乖巧地点点头:“嗯呐嗯呐!”
长孙晟也放下手中的筷子,微微摇头叹道:“自从尝过逸尘那小子做的饭菜,总觉得咱家这膳食差了些滋味。”
长孙无忌眼珠一转,进言道:“阿爷,听闻唐国公府有不少铁锅,厨子的炒菜手艺也甚是了得,咱们不妨派人去学学。”
长孙晟微微点头:“嗯,此计甚好,唐国公府的那几个孩子,个个都非池中物,尤其是二郎,可多与他们走动交往。”
长孙晟脑海中浮现出李秀宁和李世民的身影,这兄妹二人骑射技艺精湛,待人接物彬彬有礼,行事周全大方,全无半分骄纵之气,让他颇为赞赏。
高氏亦在一旁附和:“早有耳闻唐国公府的当家主母窦氏聪慧贤德,教养出来的子女自然也是出类拔萃。”
高氏出身渤海高氏,乃名门世家之后,对窦氏的事迹也有所听闻,言语中不免带着几分钦佩。
观音婢在高氏温暖的怀抱中渐渐睡去,粉嫩的小嘴偶尔嘟囔几句,隐约是在念叨着小白狐和甜甜的蜂蜜。
高氏轻轻抚摸着女儿的发丝,心中满是疼惜。
想起孙思邈此前的叮嘱,她抬眸望向长孙晟,眼眶泛红,声音略带哽咽:“阿郎,你的身体每况愈下,如今这副模样,如何还能再去那苦寒的草原奔波劳累?你也该多陪陪四郎和九娘,安心调养身子才是。万一你有个好歹,这两个孩子还这般年幼,可如何是好?”
长孙晟望着妻儿,心中一酸,长叹一声:“夫人,我知晓了,会慎重考虑的。”
言罢,室内陷入一片沉默,唯有烛火摇曳,映照着一家人各自的心事。
。。。。。。
晨阳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竹里馆院子里面,李秀宁手持长枪,身姿矫健地陪着萧然练习枪法。
片刻后,她却微微蹙起眉头,一只手悄然捂住小腹,轻声说道:“小郎君,你且先自行练着,我需稍作歇息。”
萧然抬眸望去,只见李秀宁的脸色略显苍白,透着一丝疲惫与不适,他心中立刻明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