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宁和李世民说了一下、转告李建成、李元吉和李玄霸几人早些过去。
“阿姐,这么多人不用太早吧?”李世民说道。
“好些日子没去竹里馆了,还是早点去吧!”
李世民也没有再说什么。
李秀宁念及天寒,早早就吩咐下人备好暖烘烘的马车。
李建成、李元吉和李玄霸率先钻进马车,车内软榻、锦衾一应俱全,食盒里还装满了精致糕点、不少礼盒,各类玩意儿也预备了不少,就盼着这一路顺遂惬意。
李秀宁与李世民则翻身骑上马,一马当先,为马车引路。
如今虽说马车能直接抵达竹里馆,可搁在以往,道路不畅时,还是骑马更为便捷。
按常理,孙思邈常居此处,若李渊得闲,定会前来。但如今李渊公务缠身,各方关系需周旋打点,实在抽不开身。
“阿兄,瞧,前面便是,那飞瀑如练之处就是竹里馆了。”李世民勒住缰绳,马鞭遥指不远处,意气风发。
李建成久闻此地美名,听李世民与李秀宁念叨多次,此刻亲眼得见,不禁赞叹:“未曾想,没想到这附近竟藏着这般人间胜境,当真震撼!”
这竹里馆,地基本就隶属唐国公府,不算是萧然的。
“颖娘!”刚至竹里馆门口,李秀宁清脆一唤。
萧若颖闻声,眼眸瞬间点亮,连忙喊了一声:“阿兄,三娘来了!”
萧然疾步迎出,一眼瞧见李秀宁与李世民,正欲开口,目光扫到后方马车,心下便明了还有旁人到访。
李建成款步下车,长身玉立,拱手笑道:“萧兄!”
“李兄,快里边请!”萧然热情相迎。
李建成入内,瞧见孙思邈,当即整衣敛容,恭恭敬敬行礼拜见,那谦逊有礼的模样,任谁见了都要赞一声。
只可惜,李世民仿若灼灼骄阳,文武韬略俱佳,相较之下更为夺目。
萧然瞧着李建成,心头忽泛起一丝悲悯,暗忖若不起兵反隋、逐鹿天下,他们兄弟间情谊纯粹,该是何等亲密无间。
静姝与李秀宁熟稔至极,进了竹里馆便如归家一般自在,毫无拘束。
“此地妙极,当真是好山好水好风光……”李建成环顾瀑布四周,山石倒映水中,水帘飞溅,玉珠迸溅,不禁由衷感慨。
“说起来,这地儿本就是唐国公府的……”萧然刚起话头。
李建成笑着摆手,打断道:“萧兄这话可就见外了,你我兄弟,何分彼此。”
萧然与李建成也能找到共同话题,聊的很开心。
李世民则拉着李玄霸,兴致勃勃讲着竹里馆的逸闻趣事。
这边李元吉一眼瞅见那灵动俏皮的小白狐,满心欢喜,撒腿就追。
小白狐受惊,“嗖”地一下没了踪影。
李元吉寻人不着,无处撒气,把目标转向一旁的鸡鸭。
这可捅了马蜂窝,几只大鹅“嘎嘎”叫着,扑腾着宽大的翅膀,伸长脖颈,凶悍地朝李元吉追去。
“哇……阿姐救我!”李元吉吓得脸色惨白,平日里的骄纵劲儿全没了,慌不择路地奔向李秀宁,躲在李世民怀里瑟瑟发抖,手指颤抖地指向大鹅,“阿姐,这玩意儿太凶了!”
萧然瞧着这场闹剧,忍俊不禁:“等会儿把这大鹅宰了,尝尝滋味,竟敢这般撒野,实在过分。”
萧若颖与静姝忙不迭上前,手中拿着树枝,左拦右赶,费了好大劲儿才把大鹅撵进鸡舍,生怕伤到李元吉。
“不用不用,几只大鹅挺好看的。”李秀宁笑着说道,之前大鹅好像没有撵过其他人。
李世民和李秀宁也几天没有来了,想多待一会儿。
李建成身为长子,府中诸事繁杂,同样许久未能如此放松,此番出行不易,自然也想多享片刻安宁。
随着时光流转,萧然在这大唐的时空中渐渐安下身来,对周遭的一切愈发熟悉,心中的戒备也如同春日残冰,慢慢消融。
寻常时日,他随身带着小巧便携的手枪,以应不时之需,而那把体型较大的95式,则稳妥地安置在房间隐蔽之处。
彼时,萧然与李秀宁正并肩站在鱼塘边,手中拈着鱼食,轻轻撒向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