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韩知柏终于放下笔,长舒一口气时,那个“文”字已经完全点亮。
而文台上空更是多了一颗璀璨的星辰,与文亭交相辉映。
窗外,已是深夜。韩知柏揉了揉酸痛的肩膀:“睡觉!明天誊写到竹简上。”
次日吃过早饭。
韩知柏小心翼翼地取出吴道赠予的玉盒,打开盖子,里面放着一块墨黑发亮的圣墨。
韩知柏深吸一口气,闭目调整状态,然后拿起毛笔,蘸取墨汁,俯身在竹简上书写改动后的《三字经》。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笔尖落在竹简上,才写下第一句,小院附近周围的文气就变得活跃起来。
韩知柏全然不觉,继续专注地书写着。
与此同时,正在看书的吴道敏锐地察觉到了这股异常的文气波动。
他立刻起身,朝着别苑的方向赶去。
“郑夫人,知柏呢?”当吴道赶到别苑时,郑氏正在院子里晾晒被褥。
郑氏有些惊讶地看着突然出现的吴道:“吴老,柏弟从昨晚就一直在书房里。怎么了吗?”
吴道摆摆手,露出一丝微笑:“没什么大事。我今天来蹭顿午饭,不介意吧?”
郑氏连忙说道:“哪里的话,求之不得呢!我去叫宇儿来,最近太皮了,您给管管。”
吴道点点头,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书房的方向。
他闭上眼睛,感受着屋内的气息,不由得暗自赞叹:物我两忘!这小子真是给老夫长脸!
书房内,韩知柏依旧沉浸在创作中。在他身后,文台虚影再次显现。
一股奇异的文气如同导管一般,将他手中的毛笔、他的心脏以及文亭中的《昌黎文集》紧密连接在一起。
时间悄然流逝,韩知柏终于写完。他满意地看着眼前的作品。
然而,令他惊讶的是,竹简上的字迹逐渐变得灼热起来,将竹简中的水分都炙烤出来。
只见那些文字仿佛活了过来,开始缓缓融入竹简之中。
不一会儿,整个竹简散发出柔和的光芒,圣墨写就的字迹变得浑然天成,宛如天工雕琢。
就在这时,一个庄严肃穆的声音在慈安县上空响起:
“今有圣选秀才韩知柏,作《三字经》,收录圣阁,列为开蒙必读。”
天空中开始飘落五彩缤纷的天花。
“另,韩知柏自创楷书字体,秀润华美,正雅圆融,圣赐书法一境。”
“一文,两圣选!”
吴道一手背于身后,一手抚着白须,不由开怀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