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文华殿。
“左相!出大事了!”
正在练字的内阁大学士柳山停下笔来,看着来人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
“徐监正,你也是快入大学士境的人了,心性怎么还是这么不稳”
徐坤试了试柳山手边的茶碗温度,也不管柳山喝没喝过,一口就给干了。
“若是寻常事,本监自然波澜不惊。
可昨晚,千年未动的文曲星往南偏了一寸。
左相,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柳山听闻,面色一凛,拿起官帽就往外走。
“快,随我去禀告万岁。”
半炷香后,尚书房外。
“两位大人还请稍后。”大太监张海拦住了柳山和徐坤。
“张公公,事急从权,烦请通报。”
“哎哟,两位大人别难为咱家啦。皇上昨儿批了一宿的奏章,现如今正午休呢!”
张海一脸着急,要是别的命官,他拦了也就拦了。
这两位,一个是半只脚踏入虚圣境界的柳大学士,一个是盛朝最年轻的学士境。
不拦又不行……可难死咱家啦!
“张海,让他们进来吧。”
尚书房里传来洪熙皇帝萧炽的声音,解救了手足无措的张公公。
感谢万岁爷!
“两位大人请!”张海擦了擦额头的汗珠。
柳山和徐坤整了整官服,踏入了尚书房。
“臣柳山(徐坤)参见陛下!”
“两位爱卿联袂而至,朕甚是好奇。”
徐坤上前一步
“启禀陛下,臣昨日夜观天象,见文曲星比之往日要亮上许多。
今日午时,更是白日星现,而文曲星位则往南偏了一寸。”
“天上一寸,实则万里。”洪熙帝坐直了身体。“何解?”
柳山抬头,一字一句的说
“陛下,文曲星与我儒道关联甚密。
自古以来,星明则道盛。每一次文曲星灿,就会出一位圣人。”
“最近一次白日星现,已是很久之前的事了。
“那还是强汉时期,武帝和董半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我儒道之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