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k啦言情小说

7k啦言情小说>墨菲定律讲的什么内容 > 第七章 日常生活 生活的秘密往往不在意料之中(第3页)

第七章 日常生活 生活的秘密往往不在意料之中(第3页)

的购买行为提高的变化现象,称之为“稀缺效应”。

有了这样的心理学和经济学理论基础之后,我们就比较容易理解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做出的很多非理性举动了。甚至包括在爱情这个难以用价值去衡量的领域,越是难以追求到的爱慕对象,人们往往越是容易投入更大的精力。因为在人们的心底,有这样的一种倾向--得不到的往往是最好的。

追逐稀缺资源的心理倾向就像是一种魔法,印证在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决策中,在销售领域更是如此。

-次,有一个人出售三幅名家画作。有位画商看中了这三幅画,知道经过一段时间的收藏肯定会大大涨价,便打定主意,不管怎样也要把这三幅画弄到手。一问价格,这人开价5000元,少一元也不卖。但这个画商觉得价格太高,便和卖画之人讨价还价起来,大大地往下杀价钱,一时之间谈判陷入僵局。

忽然,卖画的人怒气冲冲地拿起一幅画,二话不说就点火把画烧掉。画商异常吃惊,看着一幅名画被烧又惊异又心痛。他小心翼翼地问卖画人剩下的两幅画卖多少钱!想不到对方这回要价口气更是强硬了,声明少了5000元不卖。少了一幅画,还要5000元,画商觉得太亏了,便要求降低价钱。但那位卖画的人不理会这一套,又怒气冲冲地拿起一幅画把它烧掉。这一回,画商可真是大惊失色,只好乞求卖画人不要把最后一幅画烧掉,因为自己实在太爱这幅画了。接着,他又问这最后一幅画多少钱,想不到卖画人张口竟要1万元。这一回画商真急了,只好强忍着怒气问:“一幅画怎么超过三幅画的价钱呢?你这不是存心戏耍人吗?”这位卖画的人回答:“这三幅画出自名画家之手,本来有三幅的时候,还可以相对来说价值小点儿。如今,只剩下一幅了,这可以说是绝宝,它的价值已经大大超过了三幅画都在的时候。因此,现在我告诉你,如果你真想要买这幅画,最低得出价1万元。”画商一脸苦相,没办法,最后只好以1万元成交。

三幅画烧了两幅,只剩一幅,价格反而涨了,其原因就是稀缺创造价值,让产品产生巨大的溢价,这也是黄金与普通金属在价格上有着天壤之别的原因。当一样东西非常稀少或开始变得稀少的时候,它就会变得更有价值。简单说就是“机会越少,价值就越高”。这也是稀缺效应能够发挥作用的原因所在。

所谓稀缺,并不是绝对的数量多少,而是指相对于人们无限多样、不断上升的需求来说,用以满足这些需求的多寡,即有用的资源总是相对不足的。简而言之,长时间的“供不应求”即为“稀缺”,而“稀缺”的最直接表现就是商品的“价格不断攀升”。在经济经营过程中,有些经营高手就通过利用稀缺效应,不但获得了高额的利润,而且大为成功。

当消费者的内心被稀缺感所占据时,昂贵的价格就不会在消费者内心有多大影响了,他们在乎的只是能否得到该商品。就像马克o吐温曾经在《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描写的那样:“汤姆无意中发现了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定律,那就是要让人们渴望做一件事,只需使做这件事的机会难以获得即可。”

贫者越贫,富者越富

《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主人要到外国去,就把他的三位仆人叫来,要按他们的才干分给他们银子。第一个得了五千,第二个得了两千,第三个得了一千。

主人走后,第一个仆人用五千两银子做买卖,又赚了五千i第二个仆人用两千两银子做买卖,赚了两千;第三个仆人则把一千两银子埋在了地下。

过了一段时间,主人回来了,跟仆人们算账。

他听说第一个仆人赚了五千两银子,就说:“好,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让你享受主人的快乐。”

他听说第二个仆人赚了两千两银子,也说:“好,我要派你管理很多的事,让你享受主人的快乐。”

当他听说第三个仆人把银子埋在了地下,就骂了这个仆人一顿,决定收回他这一千两银子,分给拥有一万两银子的人。

这个故事的结尾,有这样几行诗:“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贫者越贫,富者越富。这也是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即赢家通吃:富人享有更多资源一一金钱、荣誉以及地位,穷人却变得一无所有。20世纪60年代,知名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首次将这种现象归纳为“马太效应”O它关系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一项能够影响个人成功的重要法则。其实,我们的家庭理财中也存在着“马太效应”。

小张和小李大学毕业后一同分到了某电脑公司做程序开发员。两人学历一样,收入相同,但两个人的理财观念却大相径庭。小张的理财思路比较灵活。前些年股市红火,小张利用懂电脑的优势,购买了股票分析软件,天天研究K线、D线,并把平时积攒的3万元钱全部投入到了股市中。一年多的时间,他的股票市值就涨到了6万元。后来,他见股指涨幅太大,各种技术数据也显示风险的降临,便果断地进行了平仓。这时,单位附近正好开发了一条商业街,由于当时股市红火,所以购房者寥寥无几,最后房产商不得不将现房降价销售,于是,小张便用这6万元买了一套沿街商业房。

3年过后,他的沿街房升值到了30万元。后来,小张见当地房产价格已经见顶,于是又立即将房产出手,30万元全部买了某开放式基金,结果一年多时间又实现了20%的赢利,30万元成了36万元。前段时间他买了一套带阁楼的房子和一辆轿车,小日子过得让人羡慕不已。

而小李则十分保守。刚毕业那两年他的积蓄和小张不相上下。为了稳妥起见,他一直把积蓄存入银行,满足于每年坐收利息。可他没有考虑到货币的贬值因素,如今银行定期1年期储蓄的年利率为2。25%,扣除20%利息税,实际存款利率只有1。8%,如果以年均CPI(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指数)为4%计算,1年期存款的实际利率为-2。2%(。1。8%-4%),也就是说小李的积蓄在不断“负增长”。所以直到现在,小李仍然属于单位里的“穷人”,别说买私车洋房,就是打个车还得考虑半天呢。

负利率这张“看不见的手”如同国王一样,它让不善理财者饱尝通胀带来的苦果,辛辛苦苦积攒的家财不但没有增值反而贬了值。而另一方面,它则让善于理财者尽享复利率带来的实惠,从而使他们的财富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如果“穷人”不改变理财思路,继续保守理财的话,那就会应验马太福音中的那句经典之言:让贫者越贫,富者越富!

现实生活中,人人都希望自己富裕起来。那么,我们不能只看眼前的既得利益,应该把目光放得更远一些,看到马太效应的增值效果,让眼前的收益不断增值。切记不要做故事中那个懒惰的仆人,而要成为那个获得更多财富的仆人。

别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

墨菲定律告诉人们,如果坏事情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那么,当不幸和错误发生时,我们该如何对待?

抱怨、苦恼、后悔,于事无补;唯有接受错误,并从中不断学习,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保罗博士是纽约市一所中学的老师,他曾给他的学生上过一堂难忘的课。他任教的这个班级的一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很不理想,学生对此常常感到不安。他们总是在交完考试卷后充满忧虑,担心自己不能及格,以至影响了下一阶段的学习。

有一天,保罗博士在实验室讲课,他先把一瓶牛奶放在桌子上,沉默不语。学生们不明白这瓶牛奶和所学课程有什么关系,只是静静地坐着,望着保罗博士。保罗博士忽然站了起来,一巴掌把那瓶牛奶打翻在水槽之中,同时大声喊了一句:“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然后,他叫所有的学生围拢到水槽前仔细看那破碎的瓶子和淌着的牛奶。博士一字一句地说:“你们仔细看一看,我希望你们永远记住这个道理。牛奶已经淌光了,不论你怎样后悔和抱怨,都没有办法取回一滴。你们要是事先想一想,加以预防,那瓶奶还可以保住,可是现在晚了,我们现在所能做到的,就是把它忘记,然后注意下一件事。”

保罗博士的这一堂课,使学生学到了课本上从未有过的知识。许多年后,这些学生仍对这一课留有极为深刻的印象。

“不要为打翻了的牛奶而哭泣!”多么发人深省的话语。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意义深刻,它其实是告诉我们一种对待错误、失误的心态--不要为自己的过失而苦恼。对过去

的错误,有机会补救,就尽力补救;没有机会补救,就坚决将其丢到一边,不要陷在过去的泥沼里,越陷越深,无力自拔,否则你将错失更多的东西。正如泰戈尔所言,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错过月亮和星辰。

过去的已经过去,你为过去哀伤、遗憾,除了劳心费神,于事无补。所以墨菲定律提醒大家,要学会潇洒地挥一挥手,告别昨天。不要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悔恨、自责和羞愧上。这些负面情绪只会阻止你改变目前的生活状态,因为它们只会让你的意识停留在过去。

王伟为儿子买了一辆新的山地自行车,儿子爱不释手,每天都骑着它上学放学。一天,儿子骑车回来后,将车随意停在了楼下,忘记上锁了。结果等他出来的时候,车子早已不见了踪影。王伟知道此事后,并没有责怪儿子,因为现在去追究当时的过错,显得太迟了。但是儿子为此难过了整整一周,终于找了机会,开始忏悔:“唉!真是可惜,我怎么能不锁车就回家,当时不知道是怎么搞的,脑子一片空白,都是我的错啊……”王伟听完后明白了几分,原来儿子的自责并不完全因为丢失的自行车,而是对自己的错误耿耿于怀。于是王伟劝道:“自行车丢了,这已经是事实,谁都不想这种事情发生,可是我想你也不大可能把它找回来。所以,你

不要把这件事太放在心上了,休息一下……”第二天,王伟又买了一辆自行车,放在儿子面前,并且告诉他:“你现在拥有了一辆新车,而且比以前的那辆更好。”从此,儿子再也没有忘记过上锁,这辆车一直骑到现在。

中国有句老话叫作“覆水难收”。对于已然发生的事,无论我们怎么懊悔,已经无可挽回。我们虽然不能改变过去发生的事情,但完全可以改变对过去事情的态度。过去的已经过去,我们所能弥补的唯一措施,就是亡羊补牢,尽量挽回做错事情带来的损失和影响,保证不再犯此类错误。既不要为昨天的牛奶苦恼,也不要为明天的牛奶发愁,而是好好珍惜今天手中的牛奶。这就是聪明者的生活方式。

不要为自己的过失而苦恼,会让你的生活轻松得多。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因为你已经无法去改变它了。但你要记住,以积极的态度来应付不幸之事,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只要你吸取教训,你便从中获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