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通将水泥烧制之流程传授工匠后,令工匠试验,调整配方。
水泥之成非一日之功,陆通并不心急。于是,陆通携春夏秋冬四女赴长安游玩,以酬谢前段时日四女之辛劳。
陆通路过一书肆,见其书籍售价高昂,令人咋舌。一本四书竟索价一贯,纸张亦不菲,一沓十张纸需五十文。此等高价,难怪众多人无力购书。
世家大族掌控书籍价格与纸张生产,形同垄断知识。如此,世家之强,又有谁能不为之?
各大世家各自拥有垄断产业,宛如默契约定,互不侵犯,将天下产业分割而治。
普通百姓欲求出头,除自身天赋外,更需巨大运气。否则,唯有为世家效力,受世家豢养,如犬马之劳。
若知识不能普及,愚昧则难以根除,民智亦无从开启。百姓若愚昧,易受有知者蒙蔽。故开启民智,至关重要。
世家大族常言不可开启民智,否则天下将乱。
对此,陆通嗤之以鼻。
对昏君与暴君而言,开启民智确可能威胁其统治。但对明君与圣君来说,开启民智则大大有利于推动社会之发展。
或许是帝王之家天下观念作怪,以愚民政策治民,期望自家天下永续不绝。
封建统治者或许忽略了一点:百姓或许缺乏知识,但并非无知。当生活无以为继时,无论统治者是谁,百姓都会起而反抗。
陆通欲在百姓心中播下一粒种子,即便他无法亲眼见证,但一旦种子萌发,星星之火,亦可成燎原之势!
书肆之主见有人于门外驻足,此青年虽衣着不算极尽华贵,却也绝非便宜之物。店主心中暗忖,此人或许是出自富贵之门。
加之陆通身旁伴有四位容貌绝美的侍女,书肆之主更加坚信自己之判断。
"这位郎君,可是来购书乎?我卢家书肆之书,绝对上乘。"书肆之主向陆通询问。
"抱歉,打扰了。在下仅是看看,并无购书之意。"陆通摇头谢绝。
"无妨,买卖不成仁义在。郎君日后若有购书之需,可来我卢氏书肆。"店主面上依然带笑,并无丝毫不耐,其养气功夫可见一斑。
陆通行礼道别,携春夏秋冬四女离去,继续游街。
与此同时,李德奖正与长孙冲等人在东市嬉戏。
"李兄,听闻令妹得陛下赐婚,那泾阳县子是何许人也?"柴令武一副懒散模样,随意问道。
"我亦未曾与他接触,但听家母所言,应是个极好之人。"李德奖答道。
"极好之人,从何得知?"柴令武不以为然。
"令武,你有所不知。泾阳县子在元年大灾时向朝廷献粮赈灾,颇具仁善之名。且如今长安城内广为流传之绝代风华一曲,亦出自泾阳县子之手。"长孙冲解释道。
此非柴令武之过,他方从外地返回长安,诸多消息未能及时得知。
"这位泾阳县子年岁几何?不会是个三十余岁之人吧?"柴令武继续追问,毕竟受封爵之人,年纪应不小。
"十九岁,你说年纪大不大?"李德奖反问道。
柴令武哑口无言,那人仅比他们这些纨绔子弟年长一两岁,人家已封爵,而他们仍在嬉戏。
"好了,令武方回。今日为你接风洗尘,往天下楼去,我作东!"长孙冲爽朗说道。
"嘿嘿,冲哥真大气,小弟在此谢过你了。"柴令武笑道。
"走走走,我早已饿了。"李德奖说道。
三位纨绔子弟,肩并肩走向天下楼,众多家仆跟随其后,百姓纷纷避让,恐触怒贵人。
陆通携春夏秋冬四女于东市选购礼品,预备前往拜访红拂女,此乃初次登门。
"郎君,我等在粮铺等你。"选购礼物后,春夏秋冬四女与陆通告别。